第288部分(第2/4 頁)
。
等梅氏進屋,抬眼就見謝二夫人正拿著個花樣子,指點丫鬟們做小孩兒衣裳,頓時就是面色一變。
這有外人在,她想說的那事,可如何出口?
但謝二夫人卻是一笑,“親家太太來了,今兒天冷,虧你還特意來看弟妹。快坐下好生說說話,我就不打擾你們了。”
梅氏才感激的道謝見了禮,誰知謝二夫人帶著丫鬟竟是就挪到了隔間,那樣薄薄一層紗櫥,能擋得住什麼?
可這也不能說人家失禮,寧芳有孕,身為長嫂,陪在一旁怎麼了?
看她神色,寧芳也不吭聲,只顧讓人上茶上點心,便只說起家中閒話。
扯了幾句,眼看實在扯不出來了,寧芳也不囉嗦,只慢悠悠拿著個一指來長,精緻無比的鎏金小銅錘,砸核桃吃,還讓梅氏。
“這可是我們江南的小山核桃,知我愛吃,王爺特意託人運上京來。又怕椒鹽吃多了上火,讓廚子們費了許多心思,才拿蜂蜜炒成這等帶甜的鹹脆口味,好吃不上火。大娘嚐嚐,很是香呢!”
梅氏食不知味的吃了幾個,數次眼神示意,寧芳都恍若未見。她實在是撐不下去了,才厚顏開了口。
“有件事,不知當說不當說。”
寧芳淡道,“那就請大娘想好了。畢竟如今——”
她沒有說下去,只是笑笑。
可梅氏卻知,畢竟如今一個姓寧,一個姓鄒,有些事情真不是那麼好張口的,可她又偏偏非說不可。
如坐針氈的思量許久,梅氏終究是硬著頭皮扯了個話題,“聽說,聽說李姨奶奶嗯,過世了?”
她口中的李姨奶奶,正是寧懷瑜的親孃。
一個普通的農家女,當年在寧四娘成親三年無出時,給接進門來。生了寧懷瑜後,低調隱形的在寧家生活了大半輩子。
在寧懷瑜宣佈要自立門戶時,梅氏還以為他會把她這親孃接出來。誰知,他竟把人扔給寧四娘,不聞不問了。
寧芳淡淡嗯了一聲,在梅氏眼神閃爍,又想張口時道,“大夫診斷,是急火攻心,吐血而亡。”
梅氏含到嘴邊的話,一下又堵了回去。
寧芳雖然說得簡單,但李姨奶奶死得,卻不是那樣太平。
須知寧四娘當初看中李姨奶奶,讓她入門為妾,就是看中她體壯貌端,好生養。
自梅氏過門,這些年見李姨奶奶就連咳嗽傷風都很少得。這樣一個身體強壯的農家婦人,又在寧家不愁吃不愁喝的,怎麼會急火攻心,吐血而亡?
看她面上尚有幾分羞愧之色,寧芳沒有多說。
但在堂兄寧紹棠的來信上,卻說得明白。
李姨奶奶可以說,就是被寧懷瑜活活氣死的。
她原以為,在寧懷瑜分宗改姓後,會把她接出去,甚至扶她做鄒潤的平妻,好讓她也過過做老封君的癮。
可能寧懷瑜從前就這麼忽悠她過。
於是,當事實來臨,李姨奶奶夢想破滅,整個人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完全垮了。
然後,不過是一場很普通的風寒,最後卻要了她的性命。
說她可憐,卻委實讓人生不出多少同情心。
連寧紹棠這樣血緣上的親孫子,都在信中隱晦的感嘆。
虧寧四娘對她這麼好,可李姨奶奶不知感恩,反肖想著不屬於自己的榮華富貴,臨死前不知懺悔,卻是大罵寧懷瑜不是東西,最後落得這樣下場,也只能說是她貪心太過,咎由自取。
而若不是看上寧紹棠的份上,寧芳簡直都不想招待梅氏,這位名義的大伯孃!
糊塗,愚昧,又一味奉承丈夫,偏偏又落不到個好。甚至在寧懷瑜分家之後,連親生兒子都不管了,真不知她以後要依靠誰。
不過她既然來了,那寧芳還真有件事,要跟梅氏說一說。
“伯祖父幫著大哥哥相了一門親事,是馮姨奶奶的族人,小姐門第不算高,但也是舉人家的千金。我覺得這門親事不錯,便先和大娘說一聲。若你也允了,待回頭問過祖母,就定下吧。”
梅氏臉色微變,馮姨奶奶是寧守儀早就過世的親孃。
寧守儀在辭官致仕前辦的最後一件事,就是給他親孃也求了個誥命。後來為了重修墳頭,還曾與寧四娘產生齷齪,差點挪動鄒潤的墳地。
不過那都是過去的事了,在寧芳一家上京前,早與寧守儀和解。
為免寧懷瑜找麻煩,寧紹棠是自願留在金陵的,寧四娘也將這個大孫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