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第2/4 頁)
發的寧芳一眼,微嘆了口氣,“我來,是求你件事。”
寧芳微怔,“姑姑何出此言?”
文鴛道,“皇上已經下旨把香茜趕出宮去,如果再奪了她的財產,那她真就什麼都沒有了。這樣一把年紀,又不可能嫁人,再回到兄弟家裡,能有什麼好日子過?所以我來求你,把她的東西還給她吧。如果你覺得吃了虧,我可以答應你一個條件。只要在我能力範圍內,我一定幫你完成。”
寧芳萬萬沒想到,文鴛竟會替香茜求情。
“姑姑難道不恨她嗎?今日若不是薛侍衛來作證,咱們會是什麼下場姑姑難道不知道麼?”
寧芳是好心,可善心也沒多到施捨到敵人身上的地步。
文鴛卻道,“那你知道香茜為什麼會來拿你的錯處嗎?是她家裡想送女孩兒進宮邀寵,結果人送來了,你家卻逼得皇上斷了此事。她那侄女如今養在宮外,一應花銷全是她的,這負擔不可謂不重,還得面對家裡人的責難。你也是讀過書的人,當知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道理。自然,她犯了錯,便該受罰。我不是要你原諒她,我只是想請你看在你我的交情份上,給我一個薄面,把那些東西還給她。你也不是很在乎那些東西,對嗎?”
寧芳卻問,“姑姑也知道香茜離了宮,必然是不會回報你的,說不定還會恨你,那你又為何幫她?”
文鴛眼神中有些複雜的情緒一閃而逝,“我不是在幫她,我只是在幫我自己。希望哪天我落難的時候,有人肯給我一條生路。”
寧芳想了想,“那好,我答應姑姑了。回頭若我有事,會向你開口的。”
這回輪到文鴛意外了,不過她還是什麼都沒問,點點頭就想走了。
寧芳卻把她叫住,“姑姑是不是以為我很善良,也不在乎那些銀子,必然會答應你?”
文鴛看著她,目光略有些冷,“現在我不會那麼想了。”
寧芳卻是笑了,“這就對了。從前我外祖就告訴過我,不要錢的人情最好少做。鬥米恩,升米仇,那些得了你恩惠的人,也未必會記得你的好。說不定時間一長,還會覺得理當如此。就象你去買東西,明明要一兩二錢,看在熟人面上,店主只要你一兩銀子。你開心一陣子,說不定回頭便會覺得這東西只值一兩,甚至八錢吧?
姑姑想給自己積些福報,無可厚非。然後我看在與姑姑的交情上,也願意成人之美。但這不表示我就要去同情那個所謂的伯仁。
姑姑也是讀過史書的人,伯仁可是有恩在先,卻被恩將仇報,而香茜姑姑對我有過何等恩情呢?甚至連交情都談不上吧?就算我擋了她侄女的入宮之路,頂多少了一場榮華富貴,不至於死吧?但今日若是讓她誣告成了,小炳子和山雁會是什麼下場?被活活打死都是輕的。
所以我不同情香茜姑姑,哪怕明知她空著兩手被逐出宮去,會很可憐,也不同情。
這不是我狠心,而是她一開始就搞錯了報復的物件。
因為決定召書女入宮的不是我,決定不再讓書女入宮的也不是我。罰她跪在冷風口裡生病,將她逐出宮中的都不是我。
她不敢去怪罪那些真正造成她麻煩的大人物,卻只敢欺壓比自己弱小的小太監小宮女。這樣欺善怕惡的人,姑姑幫了,真的會有福報嗎?還是讓她拿著錢快快活活的出宮去,繼續作惡?”
一番話,說得文鴛眼神變幻,竟沒來由心虛起來。
然後只聽素著臉的小姑娘又道,“我祖母也是信佛的,打小就常給我們兄妹講行善積德,因果報應的故事,卻不要我們一味的做濫好人。因為佛經上也說,除惡即行善,縱惡即行兇。當佛遇到兇人時,也要拿起降魔杵,除魔衛道。何況我們凡人呢?我自進宮以來,受姑姑關照頗多,所以多嘴勸姑姑幾句,還望姑姑勿怪。”
文鴛定定站在那裡,半晌沒有出聲。
直到念葭不放心的撩起門簾,探頭來看,才打破了這一份靜默。
文鴛倏然長嘆,“枉我自負詩書滿腹,卻不如你一個小丫頭有見識。只恨我沒有你這麼一個好祖母,早早的把我點醒。”
她忽地的看著寧芳,“你想做人上人嗎?我能助你!放心,不是皇上。”
看文鴛姑姑也不避她,依舊在門口探著頭的念葭聽著嚇一大跳。
寧芳也愣了。
她這話裡的意思有些深啊!
文鴛又道,“我知你不慕權勢,可你既然入宮,自該知道在這宮裡,或者說在這天下,沒有權勢是何等的朝不保夕。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