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3/4 頁)
若說是尋了新糧種要賑災,也該是找管民生的府尹,為何要找管軍事的守備?再說這樣的事,何至於皇上親自發個御令?
可這樣的話,官場中人都沒那麼蠢的直接問出來。高文秀想了想,委婉的表示,“那可有需要下官協助的地方?請三公子儘管吩咐。”
程嶽看他一眼,“那高大人去尋幾個熟知農事的人,在行宮外頭候著吧。”
高文秀心中咯登一下,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程嶽才要於總管去準備會客的廳堂,又要崔遠望帶人來聽候差遣,卻又要他的人在外頭候著。那證明他真正要行的,一定是必須由軍隊保護的機密大事!
崔遠望多少應該知道點,所以才這麼痛快的應承下來。而他雖然不知道是什麼,但自己新來上任統共沒幾個月,料來應該牽扯不到他。
所以程嶽這會子叫他去調人,他就算知道是在遮人耳目,也麻溜的應了,還宣佈散會,把在場的官員帶回去當差。
只是在崔遠望也想離開的時候,程嶽卻開口讓他留步。
“方才,尊夫人質問我為何要傳你,還留著不讓她走,現在我可以說了。因為我身懷要務,在國公爺過來之前,萬萬不能走漏了風聲,是以不得不委屈夫人。她卻疑我怠慢朝廷誥命,是以要向國公爺解釋一番。”
崔遠望心中大怒,他知道妻子因出身不高,素日有些不著調,但也僅限於內宅小事,便沒怎麼在意,卻沒想到她竟會犯下如此大錯。
人家既用個“傳”字,必是有正事。她一個婦人,亂插的什麼嘴?
這要傳揚出去,人家還只當他魏國公,連差事婆娘都敢管,那可是奇恥大辱!
雖說魏國公府確實是藉著崔老太君得勢,但崔家男人心中,難免沒有些忌諱。尤其崔遠望,特別討厭人家說他上位全靠他娘。
是以如今他雖掌著金陵軍隊實權,但一直不肯耽於享樂,平日裡多住在守備司的軍營之中,以身作則,每逢休假才回家,與老母妻兒團聚。
如今崔大太太這番維護,可是犯了他心中隱諱,面上不好說,但心裡卻暗暗發狠,回去必要給她個教訓。
但此時在外人面前,還得維護妻子,“全是下官治家不力,婦人無知,得罪三公子,還請勿怪。”
程嶽表現得很大度,“不知者不怪,她也是關心則亂。”
崔遠望才想道謝,可程三公子又道,“不過另有一事,與我也略有些干係,正好國公爺在此,不如一起辨個分明。也省得崔大太太又要說我處事不公,以身份壓人。”
崔遠望聽得又羞又惱,回頭狠狠瞪了一眼崔大太太,決定回去就把那個最乖巧懂事的蘭香,崔大太太最不喜歡的通房丫頭升為姨娘!
“三公子再別羞煞吾等了,不管何事,下官信您,全權由您做主便是!”
他說完就想走,以示完全相信程嶽,但程嶽卻不肯讓他離開。
“此事倒也頗為要緊,國公爺還是暫且留步。國公夫人,您既說寧家小姐摔了皇后娘娘御賜的鳳釵,請先拿出來作證。”
崔大太太心中一緊,好好的,他為何要看玉釵?難道他有本事,能看出那玉釵的斷口其實是事先做的?
誰知崔遠望聽了,頓時臉色古怪的問,“你拿來的,可是娘帳子上掛的那枝鳳釵?”
崔大太太鬧不清他這是怎麼了,還指著寧四娘道,“正是。這鳳釵雖是鴻兒胡鬧,混放進重陽禮物來的,卻是被寧四太太家的外孫女兒摔的。人人都看見了,她——”
“夠了!此事說到底也是我們家的過錯,回頭我自會上摺子向皇上請罪!”崔遠望忽地厲聲一擺手,又對著寧四孃的方向行了一禮,“今日多有得罪之處,改日待公事完畢,必親自上門賠罪。”
崔大太太越發糊塗,也顧不得被人看出端倪,從袖中掏出斷簪,“老爺您這是怎麼了?這皇后娘娘的東西,怎麼能就這麼算了?”
崔遠望難以啟齒,但程嶽只在她手上掃一眼,便嗤笑起來,“原來是個西貝貨!”
第144章遺願
什麼?
崔大太太瞪著程嶽,滿臉不可置信,“這,這可是我們老太君六十大壽……”
“別說了!”崔遠望窘得恨不得能有個地縫鑽進去。
他難道要當眾說,皇后娘娘賞的那支鳳釵,本身就做得有問題。他娘才戴了一回,便發現有個介面處竟是裂了條縫,又不能說,只好暗地裡找了上等美玉,悄悄讓家裡工匠仿了一枝蒙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