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2/4 頁)
恰好避開程嶽打算“勸說”她的話。否則那話一說,只怕她臉面就保不住了。
也正在此時,行宮的於大總管總算大汗淋漓的把魏國公崔遠望給“傳”來了。
崔大太太才想到丈夫跟前告狀,崔遠望卻主動到程嶽面前規規矩矩行了一禮,“不知三公子傳召,來得遲了,還望恕罪。”
崔大太太見丈夫一來,竟如此做小伏低,很是不解。
可崔遠望從前卻也是在宮中呆過的,比崔大太太更懂規矩。
如果沒有任何倚仗,英王府裡一位無品無級無封號的三公子,還是被皇上忌憚的皇室血脈,斷斷不會對一個地方重臣用到“傳”字,否則光這個字都夠滅他滿門了。
而程家三兄弟個個在京城出名,其中程家老大程峰人稱程大蜂(瘋)子,輕易別招惹,招惹了能跟你拼命。
程家老二程嶺又叫程二羚,說的是他如羚羊般機智善變,能屈能伸。
至於程家最出名的程三公子程嶽,人家外號可是程八斗,一山壓京城!
崔遠望絕不相信,一個號稱若京城才有一石,他能獨佔八斗的人,會做出這種蠢事,還當著這麼多官員家眷的面前。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程嶽有所倚仗,而且是很重要的倚仗。
那會是那件事麼?
心裡有鬼的崔遠望,手心裡其實是捏著兩把冷汗的。
看一眼他的表情,程嶽心中有了數,並不多話的起身,亮出了石茂重給他的那張明黃金牌。
崔遠望驚得立即雙膝跪地,“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跟他一起跪地,並同聲喊出來的,還有高文秀等在內的所有官員公子,乃至各位貴婦千金。
行宮的於大總管總算暗自長出一口氣。
他滴個娘喲,好歹這回賭對了!回頭一定得去給他早死的娘上幾柱香才行。
否則要不是老孃保佑,他當時腦子一熱,接了程嶽去傳人的差使,眼下追究起來,他可得落一個抗旨不遵的罪聲!
而且程嶽手中持的並非明旨,而是金牌御令,那就是特別重要的事情,更加不能怠慢。
雖不知道皇上為何派這位敏感人物下江南來辦要事,但於大總管自覺屁股還算乾淨,也沒把人徹底得罪死,所以他心裡不大怕的。
可到底是什麼事呢?
所有的人都提起了一顆心。
第143章協助
“那三公子,要下官做什麼?”
除了自己,沒人知道跪著捧了御令的崔遠望背後已被冷汗溼透。只得狠咬著舌頭,才能忍住格格打架的牙關,小小心心問出這句話。
別人不知將會發生什麼動盪,但掌管軍事,在整個江南耳目最為靈通的他卻是略知一二的。
石茂重不是普通官員,他家在京城世代為官,頗有實力。
而舟山群島發生那樣大規模的海戰,死了那麼多的人,沉了那麼大一艘船,怎麼可能沒有一點動靜?
這件事,要說崔遠望也有份參與,那是天大的冤枉。但要說他跟那江南鹽稅之事沒有半點瓜葛,就是個笑話了。
程嶽居高臨下,將他的每個細微表情盡收眼底,卻久久不發一言。
直到崔遠望臉色煞白的快要摔不住了,才淡淡開了口,“我奉皇命出京為災民尋找糧種,幸蒼天庇佑,倒當真有些收穫。隻身邊沒帶多少人手,而災情緊急等不了人,所以要傳你帶人前來協助。”
崔遠望聞言,狠狠的鬆了口氣。這才意識到,自己整個人虛脫得象從水裡撈出來似的。
這不是他膽小,而是程三公子身上威勢太重,而石茂重之事又實在太過事關重大了。
但如今程嶽開口要他協助,顯然是要賣他個人情,給他一個立功的機會。但也因此,崔遠望越發肯定,這次江南鹽稅之案只怕是要鬧大的。
為求脫身,最好的辦法就是堅定的站到程嶽這邊,站在“那些人”的對立面。
所以崔遠望的態度是前所未有的好,此時別說程嶽是要調幾個人手來使喚,就算這回子要他上天摘月亮,他都能立即去造梯子!
“此事事關重大,下官即刻安排人手前來,聽三公子差遣。”
程嶽點頭,又吩咐於大總管去準備廳堂,一會兒議事。
於總管屁都不敢放一個,即刻去了。
可其他人還是一頭霧水。
這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要這樣慎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