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1/4 頁)
寧守儀正想示好,忙問,“你說。”
寧四娘摒退下人,才開啟一個可以藏於掌心的小紙包,“這是三公子走前,隨著件小玩意兒暗塞給芳兒的。”
要說寧芳也是沉得住氣,她當時其實就發現了,但見程嶽給她遞了個眼色,便沒吱聲,只等回來才悄悄交到祖母跟前。
聽寧四娘仍客氣的尊稱程嶽為三公子,寧守儀暗自嘆息。
雖說人家當面認了親戚,但私下裡的尊重還是不能少。這是寧四娘為人細心之處,也是不願招人妒忌。要是祝大太太能有這侄女一半懂事,他也不至於這麼操心了。
此時開啟紙包一看,裡面卻是一小撮雪白的粉末。看著挺象鹽的,伸指點了嚐嚐,也確實是海鹽。
寧守儀微怔,這是什麼意思?
寧四娘也想不通,“可我總覺得以三公子的為人,不至於無緣無故的夾一包鹽在裡面。咱家要說能跟海鹽有點關係的,也就是大郎了。可他又能有什麼事?我方才問了大郎媳婦,來前鹽務所一切安好的……”
“不好!”寧守儀猛地瞪大老眼,豁然站起,“這是江南鹽務要出事!”
寧四娘得他提點,腦子裡一陣靈光,她也明白了!
程嶽無緣無故來了金陵,張嘴便敢傳魏國公聽他差遣,想必不僅僅是為了糧種之事。
就算崔老太君驟然長逝,可當她們剛離開金陵行宮時,就見回府奔喪的魏國公都不忘派了軍隊來見程嶽,足見事情的重大與緊急。
程嶽定是知道寧懷瑜在鹽務所裡任職,所以才會送個小小的鹽紙包過來示警。
寧守儀到底是在官場上混跡多年,很快便猜出程嶽的用意。
“他用的紙包不大,大概是想說你家大郎牽扯得並不太深。但若是江南鹽務真的要動盪起來,這一籃子下去,大魚跑不了,小蝦米總也得抓幾隻,咱們得早做防備才是!”
寧四娘有些急了,“那可怎麼辦?若當真給牽扯進去,他這麼些年的辛苦可就全白費了!”
就算是不孝順她的庶子,總也是姓寧。還是她親手撫育大的孩子,就算被傷了心,可做母親的,怎麼可能不著急不擔心?
寧守儀自然更是明白。
家族世家,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他雖不願意見到長房坐大,但更不願意長房出事。若有個被問罪的堂侄孫,那整個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了。
第147章分房
寧守儀冷靜下來道,“為今之計,只能趕緊派人去通知你家大郎。就算有事,也趕快收拾乾淨!不過這種事又不能讓旁人知道,得找什麼藉口派人過去呢?若是打草驚蛇,回頭追究起來,又是一樁罪名了。”
他急得愁眉不展,在屋裡轉來轉去。寧四娘定神想想,倒是有了個主意,只又覺不忍。
誰知沒多久,寧守儀忽地聞著一股藥味,他猛地一合掌,“有了!不若你來裝病,再讓人去送信,便不會出錯了。”
寧四娘臉上卻有幾分猶豫。
她剛想到的,也是這個主意。可此時她若稱病,必得牽扯出寧芳的緣故。讓旁人瞧著,豈不就是崔家的緣故?
而崔老太君剛剛過世,念著她的贈藥之恩,寧四娘很不願如此。
可寧守儀到底是男人,比婦人狠心,雖明白寧四孃的顧慮,卻道,“仕途艱險,可顧不了這麼多。若是大郎出了事,再想搭救可就不容易了。你且在家安心養病,我去安排。”
說完,他便匆匆走了。
想想事關重大,也不好告訴下人,便只叫來寧珂。悄悄把事情吩咐下去,命他儘快趕去海寧,通知寧懷瑜。
寧珂知道事關重大,半點不敢耽擱的走了。
而這邊程嶽又點名要將辛苦尋來的番薯種子送去附近的重點災區種植,官場上自有聰明人一琢磨,便提了著名的窮鄉僻壤的桐安縣。
程嶽立即點頭,也正大光明的知會寧家。
寧守儀正打算以送冬衣為由,派人去給寧懷璧帶個話,這下子倒可以正大光明跟著去了。
只他這番安排,旁人倒好,卻是惹惱了寧守信。
不滿的在小兒子跟前抱怨,“如今大哥倒是也會討巧宗兒了,明明是他屋裡人壞了事,偏又讓他去做人情。否則懷璧那兒,很該你去的才是。”
寧雲濤倒是對這種跑腿兒的事沒什麼興趣,只隨口附合,“那不也叫了七堂侄麼?”
寧守通道,“你懂什麼?若不是三房有錢,你大伯會分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