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2/4 頁)
只是寧府家丁沒甚麼經驗,跟了一會兒,便被小閻王察覺。眼珠子一轉,等下山僱了車,七彎八繞的,很快便把那倆家丁甩脫。
漢子搖著頭,一面悄悄給那倆家丁引路,一面跟著小閻王回了家。待看清他家大門,又做了暗記,漢子蹲路邊打聽了一會兒,很快就摸清了小閻王的底細。
等到寧府兩個家丁尋了過來,漢子故意使個絆子,把人截下,笑眯眯的賠了不是,便跟那倆家丁搭上了話。
“哦,二位要打聽的那位啊,在本地可是大大有名。他姓閻,人送外號小閻王,也算是街面上的一號人物了……”
等兩個家丁“摸清”情況,再趕回寧府時,簡氏已經收拾停當,在夏珍珍這裡弄明白事情原委了。
“天哪!怎麼會出了這麼大的事情?虧得二姐兒機靈,連我都沒有說實話,否則這要是透了一絲半點的風聲出去,可是怎麼得了?”
簡氏是真心感謝寧芳。
如果是她帶孩子們出門時發生了意外,那她真是死一百遍都不夠洗涮名聲的。南湘兒自己固然丟臉,可她這個嬸嬸必然也會落下個“無能愚蠢”的評價。別說她還想輔佐著寧珂,日後接管三房做掌家太太,不休了她就算好的!
這真是半點也不誇張,所以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簡氏,對寧芳那是千恩萬謝。聽說寧芳先賞了小汪姑娘一個小金鐲子,她頓時把手上一對大金鐲子都拔了下來。
“這個算還你的,回頭嬸子再去打些好首飾謝你!”
南湘兒看著眼紅,心說自己平白遭了這麼大委屈,也沒人打幾件首飾安慰一下,憑什麼寧芳撒個小謊還給人這樣看重?
冷哼一聲,便道,“又不是什麼大事,難道在這金陵,還能任那閒漢敗壞了我的名聲不成?”
簡氏一噎,轉頭再次上下打量南湘兒一眼,難以置信的道,“表姑娘既知道那是個閒漢,還有什麼話說不出來的?等他壞了你的名聲,你就是把他千刀萬剮,又有何用?”
瞧著這位模樣倒也不象個笨的,只那腦子到底長在哪兒了?明明寧芳是為了維護她,她卻好似還不領情,就算過河拆橋,這未免也太快些了吧?
虧她之前還想著南家世代書香,教女自然不差,又有著寧四娘這邊的親戚情份,想把南湘兒說給自己孃家侄兒做媳婦。現在看來,萬萬不能結這個親了。
若是別的差些,倒還有救。就這腦子進水,是萬萬沒救的。
娶這樣的媳婦進門,那不是結親,竟是結仇!回頭還不知要禍害多少代子孫才算完事。
南湘兒不知自己意外損失一門好親,略卡了卡之後,只顧撅著嘴挑刺,“我又不是說她不該管,只是不該小題大做。既知會惹來閒話,為何還要把那個野丫頭招回來?”
這話不用寧芳解釋,簡氏先就冷笑起來,“閒漢的嘴巴固然可恨,那丫頭的嘴巴就靠得住?看人家明顯是有所求的,若不帶她回來,安撫好她,回頭這事豈不還要傳出去?”
南湘兒再次卡殼。
第166章化解
簡氏睨南湘兒一眼,已經贊起寧芳,“二姐兒這事應對得很是得宜,這時候就算是為了穩住人心,也應該先把人帶回來。那丫頭她要什麼?只要她能守口如瓶,答應她就是了。這錢,我來出吧。”
可寧芳苦惱的看她一眼,“如果要錢倒還好了,可她要進府當丫頭。”
什麼?
簡氏訝異不已,“她好好一個良民,幹嘛要給人當奴僕?”
除非,她本就不是良民。
寧芳回來的路上就想到這種可能性了,越發嘆了口氣,“她說自己是沿海的流民,小時在船上長大的。”
這下,簡氏也為難的閉上了嘴巴。
沿海的流民,多半是罪人之後。而她既是船上長大的,必然沒有戶籍。收容這樣的人,可還跟一般的流民不同,是要冒著極大風險的。
況且那丫頭又不是三歲兩歲,都可以說親嫁人的年紀了,必然早已懂事,誰敢收留?萬一是個強盜土匪的後代可怎麼辦?那豈不是引狼入室?
可若是不收留她,她又見到了南湘兒的醜事,若是宣揚出去,必然壞了寧府名聲,這可如何是好?
一家子正在發愁,派出來的家丁回來了。
因是寧紹棠身邊的人,所以他們先回稟了小主子,才一起過來回話。
“……起先還以為那姓閻的只是隨意行事,後見他背了老母,家丁才認出,正是上山路上,大姐姐一定要把人趕出亭子的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