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2/4 頁)
於是乎,在各家剛拎回不爭氣的兒孫,或是心疼,或是大罵時,也有人開始悄悄打聽那兩個年輕人了。
其中,甚至還包括了寧四娘。
寧芳詫異,祖母留意他們幹什麼了?
“……那戴良是四房太太孃家的姑表侄子,爹孃兄長皆早早過逝,全賴著寡嫂拉扯長大。聽說小時候很是搗蛋,簡直是鄉間一霸。他嫂子管不了,才打著送進學堂。雖開蒙得晚了些,倒有些小聰明,學得也快。那啟蒙先生覺得是個讀書的料子,留在鄉下白耽誤了,便讓她想法往好地方送。他那寡嫂倒也是個厲害人物,賣了鄉下房子田地才舉家遷來金陵。
說是投靠四房,其實也就是個名份照應。只求著把這小叔送進咱家學堂,其餘從不上門,反不時往四房送些薄禮。到如今他已讀了三年,打算明年開春下場試試,先考個童生再說。只生得不大好,又黑又壯,看著不大象讀書人,倒象個種田的漢子。”
這講八卦的正是寧芳身邊的包打聽的小喜鵲,她把這丫頭派出去送東西,她倒好,順便把這些八卦全打聽回來了。
偏寧四娘聽著挺有興趣,還笑道,“也就你們小姑娘才看人長相,等年紀大了,才會知道一個男人有出息,可比有張俊俏臉蛋強太多了。去喝口水,那杜赫又是怎樣?”
喜鵲謝了賞,站著喝了口茶,繼續滔滔不絕,“那杜赫出身卻比戴良要強,他是二房姑奶奶家的親戚。在城中還有個小乾果鋪子,家境倒是不差,人也生得白淨。太太別嫌奴婢沒見識,可連學堂的夫子都說了,若長得好,日後上了金鑾殿,在皇上跟前也能博個好名次呢!是以如今人人都說,這杜赫是咱家學堂的頭一份了。”
寧芳深以為然,象她那英俊爹似的,有更好的門面擔當,誰願意挑那歪瓜裂棗?日後結親都容易說到高門大戶。
寧四娘聽得笑了,“你打聽得倒周全。那他二人可曾婚配?”
“那倒沒有。”不過小喜鵲又壓低聲音,賊眉鼠眼道,“聽說四房倒有些想把戴良招作女婿,又嫌他太窮。至於那杜赫,方才我去打聽時,五房雲姨奶奶身邊的劉媽媽也在問東問西呢。”
那就是有些想法了。
寧四娘想了想,交待寧芳,“回頭戴杜二人若寫了東西送來,你拿來我瞧瞧。我再預備一份回禮,你到時賞出去。”
寧芳奇道,“我不才賞了那麼好的兩套文房用具麼?怎麼又要賞?”
寧四娘卻笑,“傻孩子,這是替你二舅母家相看女婿呢,你且看且學著吧。”
寧芳恍然,想想倒也般配。
要說夏二太太自分家後,別的沒有,銀子大把。如果要供兩個人讀書,那是不在話下。
況且這兩家家世都不算高,就算日後發達,也不怕夏家鉗制不住。果真要都是上進好子弟,說給那邊的表侄女倒也無妨。
橫豎夏二太太瞧著夏珍珍如今做了官夫人眼熱,早說了結親就想挑這樣上進有為的讀書人,寧四娘也算是投其所好了。
可要怎麼看呢?寧芳挺期待的。
到了次日一早,戴良的回禮先來了,寫的是一副對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十個字端端正正寫在一張尺許寬的素箋上,十分的挺拔帥氣。
寧芳不由讚了聲,“好字!由字觀人,怪不得喜鵲說他看著高壯,想必是個豁達開朗之人。”
寧四娘卻不置可否,看了字後只問,“這是誰送來的?可有帶話?”
送字進來的婆子道,“是學堂門口備著傳話的小廝,也沒帶什麼話,只說請二姐兒雅正。”
寧四娘便不問了,揮手讓寧芳先去上學。
等寧芳放學時,杜赫使婆子傳話,親自來送字了。
第120章用心
寧芳來了興趣,仗著自己年紀還小,便帶著丫鬟親自去見了杜赫一面。
果然就見那杜赫生得斯文白淨,見面便彬彬有禮的遞上一個卷軸,低眉斂目道,“因重陽將至,小可便獻醜做了副詩畫,還請姐兒不要嫌棄。”
寧芳將卷軸展開一瞧,讚道,“字兒好,畫得也好!怪道人家說杜家哥哥是學堂裡頭一號出色人物,果然不錯的。”
杜赫忙謙遜道,“姐兒過獎了,實不敢當。”
寧芳再次道謝,拿著畫走遠了。杜赫才在她身後,勾起一抹得意。
等回了家,寧芳把卷軸往寧四娘面前一放,直言,“學問不錯,可惜為人太愛使小聰明。”
喜鵲聽得奇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