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第1/4 頁)
韋弘生畢竟在皇宮述職,顧城風是如何對賀錦年,他自然比宮外的人多瞭解三分。但他身邊天子近侍,知道窺探天子聖意和底毀天子聖譽是誅九族之罪,所以,既便在宮中偶爾遠遠看到賀錦年與帝王牽手,也無人敢議論半分,更何論將其洩露出去。
但昨夜帝王公然帶著衣裳不整的賀錦年回皇宮,又在皇宮門前拋下她,今日在韋家父子皆不曾犯任何錯誤的情況下,突然發難,他感到,這或許是帝王暗示韋家該去做些什麼。
韋弘生做了最大膽的猜測——帝王想公開他和賀錦年的關係!
在觀察朝臣對此的反應,所以,先拿韋家下第一刀!
但這些話,他決不敢說出口,他是天子近侍,是明面上的。他知道,顧城風的影衛才是真正的守護燕京的一支奇兵,多少明明暗暗在監視著朝臣,他不敢保證,他和父親今晚的一番話,不會傳入顧城風的耳中。
韋銘志眼瞼狠狠一縮,“還有三天,爹馬上派人去查一查,你晚上去你媳婦那探探口氣,問問她那姨娘究竟最近做了些什麼。”語罷,緩緩地鬆了口氣,“若真是此事,那倒易周旋!”
“好,爹您放心!”專弘生心裡一鬆,笑了笑,“那孩兒先告退了!”
“先去你祖母那請個安吧!”
韋銘志到底是燕京提督,燕京城裡有他的眼線和訊息來源,很快探出了昨晚賀家所發生的事。
簡直是晴天霹靂!一國堂堂的帝王竟說出那樣的話!
帝王與賀錦年居然是這種關係!難怪帝王登基三年還不肯選秀,頻頻駁回大臣的摺子,還摘了幾個頑固之諫臣的烏紗帽。
難怪這些年,顧城風總駁回賀元奇提出讓嫡子賀錦年出宮的要求。
而他們,還認為賀元奇不識抬舉。
難怪,以賀府如今的聲勢,以賀錦年的才華到現在還不曾定下婚事。
思路一旦開啟,韋銘志隱隱約約地憶起,這些年凡是與賀家欲攀親家的幾個朝臣的女兒似乎嫁得都極為倉促。
在此之前,他還打趣過幾個同僚有適齡的女兒,雖然入不了皇帝的眼,但要是能嫁給賀府嫡子賀錦年也不失為一個好姻緣!
現在呢?韋銘志這一回想,全身的冷汗又冒了上來,他記起來了,這個同僚後來還真與賀元奇談起這婚事,可沒多久,顧城風一旨賜婚,把一個堂堂二品大員的嫡女許配給西北軍中的一名參將。
這麼多的暗跡可尋,可居然宮中從不曾傳出帝王和賀錦年之間的流言蜚語。
帝王之心果然深如海呀,手段更是高明!
韋銘志派出去打探的人,又傳回了一個訊息,那個被丁姨娘找來的雨兒被顧城風秘密處死,死後還挫骨揚灰後,骨灰被顧城風下令填到陰溝裡!
這種死法,在蒼月國,比曝屍荒野還要慘。
韋銘志著實被這訊息驚得一身冷汗,可見帝王有多怒!
那丁姨娘呢?恐怕顧城風對丁姨娘的怒絲毫不遜於那個少女,但丁姨娘畢竟身份擺在那,秘密處死肯定不合適宜,而讓顧城風明著下旨,丁姨娘又不夠資格,這口氣嘔在心中,讓堂堂一個皇帝怎麼能順得下心。
而丁姨娘的女兒可不就是他韋家嫡子的貴妾賀錦雲?
所以,韋家才受了池魚之奐!
韋銘志知道,韋家要跳出這個泥潭,要表示對帝王忠心,甚至有技巧地表示支援帝王與賀錦年的感情,就必須要做點什麼。
父子倆商量一晚後,決定讓賀錦雲去找丁姨娘,跟丁姨娘直接呈訴事情的嚴重性,如果丁姨娘肯主動要求出家,那韋家就給賀錦雲扶成平妻,將來所育的子女也會被韋家重點培養。
丁姨娘已近四十,女人到了這個年紀,所重的也不過是兒女,何況賀元奇已五十,她對賀元奇也是敬重居多,更談不上情愛。
她理智地選擇了為女兒的將來考慮,當日就自動絞了頭髮,去了燕京郊外的一處尼姑庵。
三天後,顧城風依然未回皇宮,賀錦年聽到丁姨娘自動請櫻出家時,感到相當的詫異,因為,顧城風根不不屑於對一個婦人動手,何況,這個婦人的身份不過是個小妾,讓顧城風親自動手著實抬高了丁姨娘。
究竟是誰如此深諳帝王之心?
影衛給的答案令賀錦年有些意外,竟然是韋家讓賀錦年的四姐賀錦雲出面,懇求丁姨娘主動離開賀府,落髮為尼。
賀錦年心中自是有數,韋家父子的一番調查能如此順利,一定也是顧城風默許所致,否則,韋家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