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1/4 頁)
這些政策上的弊端,楊廣繼位後修復了一些,但還不夠,還不足以阻止大隋滅亡的腳步,此後唐朝的君主們,以短命的大隋為鑑得出的治國理念,就顯得更具有政治遠見和寬容精神。
懂這些的人才大隋也不是沒有。
有的,但被楊堅一個個幹掉了。
柳莊、蘇綽都是,李德林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之一。
現在能改變這一切的隋煬帝就坐在她面前。
楊廣如歷史記載那般看到了父親朝政的弊端所在,但他還太年輕,缺乏閱歷,看到了,卻並沒有達到最深層次的認識。
開皇盛世的景象會掩蓋這些暗藏的禍患和弊端。
覆滅的導'火索,其實從楊堅政治擴大化的思想和政令一級級往下傳達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
賀盾見楊廣陷入深思面色凝重,輕聲問,“阿摩,你覺得父親頒佈的一系列有關‘孝’的法令,對不對。”
楊廣搖頭不語,他從宇文贇身上學到了許多東西,至少偽裝成一個孝順的好孩子這一塊上,他大哥顯然不如他,他的抱負告訴他必須要孝順父親母親,這跟一國之君命令百姓有異曲同工之妙,不出自真心,便流於表皮。
譬如父親,大概也是不太懂這些的。
該兄弟相殘的時候毫不客氣,褒獎一些大義滅親諸如密告其叔謀反的李安等人,可以說,父親口裡的孝,有用的時候用一用,沒用的時候,棄之如敝履……
現在下令強自規定以孝治天下,褒獎一些因孝出名的人,那些反應,在他看來,實在太浮了,上有所行,下必效焉,動輒以不孝問罪,實在有些本末倒置。
楊廣搖頭,“想要百姓忠君愛國,父親和蘇威這就太心急了些,走捷徑直接用朝廷的威懾力高壓百姓們忠君愛國,只怕適得其反,在這件事上,父親還需要耐心些才是。”
“阿摩,你想的是對的。”賀盾聽得感慨無比,心裡也跟著有些激動。
楊堅與楊廣各有所長,楊堅在國際政治手腕上分明略高一籌。
但在國政事物、百姓民生、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發展這一塊上,還是楊廣更有遠見些。
把孝道改造成政治手段,可以將分散的權利集中起來,段時間內也可以讓漫無秩序的上下關係變得井然有序,但改造得越多,天然的人性便越少,甚至被扭曲利用乃至於走到反面,成為壓制甚至扼殺人性的專'制工具。
五行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
一個孝字便能壓垮一個人的一生,若被人拿捏到這等錯處,可以說一輩子都能被毀了。
這跟女子守寡是一個道理。
自願為亡故丈夫守節的女子,人們稱讚感慨,但若無論前因後果,強迫或者提倡為丈夫守節,甚至扭曲成不守節便要受盡唾罵嫌棄,守節的意義就變味了。
楊堅蘇威提出來的孝道,從一開始提高到國家倫理的高度上,就已經變味了。
楊堅想構建的是一個簡單的、井井有條、百姓只知耕種的田園社會。
這樣的理想貫徹了他的一生,根植血液,是勸不動的,李德林何綏等人的倒臺,就是例子。
剩下的希望就在繼承人的培養上,可楊堅並不信任兒子們,便是身為太子的楊勇,也不是他自己說了算,身邊幕僚太過強大,權柄過大,皇子們根本沒有能歷練的時機。
賀盾又問道,“那阿摩,這很難實現,但父親堅持這樣做了,並且短時期裡也起了成效,你知道這是為什麼麼?”
這是當老師考他了。
楊廣倒也認真回答了,“朝政清明,法制嚴苛,父親管得很嚴格,基本沒有貪官腐化的情況,這是我佩服父親的地方。”
對的,這是楊堅能維持國家正常運轉的關鍵之處,一針見血。
賀盾心跳都快了許多,心說陛下真是成長得不錯,頭腦冷靜,是非利弊分得一清二楚。
這是個好的開端,賀盾心裡高興,連連點頭,皇帝不是這麼好當,政治清明,光是要做到這一點,已經足夠楊堅殫精竭力的了。
楊廣見賀盾看著他清湛湛的眼裡都是激動和渴盼,知道她是因為自己作對了什麼事,或者思考到了什麼事而真切的高興,看起來甚至比她自己學會什麼東西更高興…楊廣看她這麼一會兒臉上都浮起了些興奮的緋紅色,心裡情緒浮動得厲害,心說就算她不愛他,但她依然是一個盡職盡責的好妻子,也是一個真切盼著他好,推心置腹的知己和朋友……
她這樣循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