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問:“月仙,你其實是怕兩個人都逃不掉,所以把這機會讓給我,對不對?”
夏月仙停了一下,張了張口,最後什麼也沒說,就疾步走了。
最後這清幽閣內就只剩下豆香一人,就跟前世病死前的庵房一樣,靜的可怕。她養著病,從來沒覺得日子如此煎熬難捱。
好在,她復原過後沒多久,平邑城主杜恆就派人來接,想是那僕人帶的信起了作用,於家並未阻難,把賣身契直接給了杜家家僕,放她離去。
四月四日的清晨,豆香坐上杜家的馬車,踏上離開的征程,兩輩子過來,這還是第一次離開武臺鎮,駛向蒙山腹地主城平邑。
連著走了三個白日,夜宿了兩次,才在四月七日上午,到達杜家的門口。
豆香見馬車停了半響還不動,車外卻動靜不斷,便問陪坐在側專門來接她的嬤嬤:“李嬤嬤,外面出了什麼事,為何還不下車?”
李嬤嬤沒告訴她,只道一句:“姑娘自己瞧瞧便知。”
於是豆香就掀開了車窗的遮簾子,一眼望去,杜家門前滿是馬車、軟轎,烏泱泱地連成了一片,她們是最後來的,排在最末,前面還有許多人等著挨序從小門進去。
直到午後,她才進了門,由李嬤嬤帶著來到杜夫人的院子,這裡已經排列站好了三排,前兩排各站了十人,豆香站在第三排的第八個位置。
一共二十八個姑娘,因都揹著人,豆香看不清臉,單叢體型上來看,燕環肥瘦,全都不落。
等她站定,一位掌勢嬤嬤就開始逐個叫人上去問話,另一位坐著的大丫環,手裡拿著筆墨,記錄著答案。
問題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姓名、生辰、籍貫、家裡的情況,最後一問問的尤其細,具體到直系三代親人所幹的活計,而且不符合要求者,當場就發二十兩銀子,請送回去。
掌事嬤嬤對一位姑娘道:“你的父親是從商的,不行,士農工商,商人之女怎能送來,外面的人是怎麼當差的,這種事也能糊弄?還不快送出去!還有誰也是商人家的,趕緊的出來,不要浪費咱們功夫。”
那位姑娘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被候在一旁的兩位媽媽拖著送了出去,瞬時,所有姑娘的肩膀都收了一收,矮了幾分。
“什麼,你舅舅竟然是被查辦的罪臣,要死了,這樣的也能混進來,給我查清楚是誰找的,我要請他吃頓板子才解氣,拖出去,還不拖出去!”
剩下的姑娘們都把頭埋的更低,喘口氣都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就是下一位被拖走的人。
“三代都是貧農?這樣的破落戶能養成什麼懂禮的姑娘,長的再好,也不成,下一個。”
“父母俱亡者,不成不成,太不吉利,換人!”
“這位姑娘穿的未免太素了吧,什麼,還在守孝,下去下去,哎喲,我真是服了你們這群光長肉,不長腦子的傢伙,丟不丟人。”
……
等輪到豆香時,已有八位姑娘被先後拖走,豆姑娘也有一丟丟的緊張。
豆香先像大多數姑娘一樣,先朝掌事嬤嬤福了一福,而後道:“小女名叫豆香,今年十六歲,是武臺鎮豆老莊人士,父親是農夫,大爺爺是秀才,堂哥是舉人。”
掌事嬤嬤問:“你就是那個武臺鎮於家的養女?”
豆香點頭回答:“在於家被教導了兩年時間。”
“好,知道了,留下吧。你們這剩下的二十人,都跟著我去內室。”
問明瞭身份,接下來自然是要去驗身的。
和於家相同,杜家也給備了兩位經驗豐富的老人,其中一位穿著青白標衫,束頭戴冠,竟還是個醫女。
整個過程都是靜的,外面由掌事嬤嬤親自守著,裡面的兩位也俱是鋸嘴葫蘆,連表情也沒多大變化,就是一副公辦公事的樣子。
豆香這兩年來在於戶家好吃好睡,身子已經長成,發育的極好,就如同當初馮嬤嬤所言,豐乳肥臀,蜂腰猿背,曲線玲瓏,肌膚細膩如玉,吹彈可破。
普通嬤嬤負責視、摸、嗅全身,還有驗明清白。醫女則要複驗清白以及生養的條件。她們配合的又快又好,豆香沒受多少罪,就被送了出來,領進正經的廂房,此時,房裡剩下的只有九人,竟然篩查掉一半多人,看來杜府是動了真格啊。
掌事嬤嬤見大家神色各異,解釋道:“你們的相貌,聲音,體型都是頂頂重要的門面,但裡子如何,還是得脫了衣服才知曉,痣多的,有體味的,面板粗糙的,身上有疤痕的,腰上肉多的,腳大的,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