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1/4 頁)
而更多人的日記已然成為史料,以供後世人來研究這個特殊時代的思想和生活,歷史和變遷。
胡競之必然也是其中一份子。
雖然冬秀對其生平所知不多,但從前世那部大咖雲集的電影中來看,她可以十分肯定,在民國大師的風雲排行榜上他一定是前十名沒跑了。
這些書信日後說不定也會進博物館收藏呢。
胡競之對他的提議欣然應允,在他看來這簡直是個奇思妙想,且好處多多啊,一來可以鍛鍊自己堅持的毅力,二來更使母親高興,讓母子間感情更加親密,三來夫妻合作,更添趣味,也更加深了對彼此的瞭解和感情。
第二天胡競之便特地買了西洋寫字本回來,開始寫日記,冬秀看他的日記,深覺這是個隱藏屬性的話癆媽寶男。
日記裡事無鉅細,寫得隨心所欲,像是某日與同事某某下館子,吃了一道什麼菜,如何做成,味道鮮美,尤為喜愛,可惜這盤菜竟要價七角,又是每日限量供應,無法每日吃到,真希望母親也能嘗一嘗啊;又某日僱了車去逛書肆,偶遇宋代真本,可惜錢沒帶夠,只好叫書店夥計回家去通知冬秀姐,等她帶錢來贖我與我的書……
又有天氣、特產、心情等等各方面的描述,有時單為一事一物寫一篇文,有時便是從早到晚的流水賬,冬秀本人也多次出現在文中,她看的時候也不覺膩煩,反而津津有味,她不得不佩服胡競之了,不愧是民國大師級人物,就這樣隨手寫就的日記,居然十足的精彩且有文采,在她看來,好些都是可以直接上語文課精選文章的。
冬秀一邊給這些日記進行拼音標註,一邊還隨手繪製了Q版圖畫在背面,她在教馮氏學習拼音時就發現她是一個極喜歡看圖畫的人,那些小說裡凡有圖畫的頁面必定是翻看最頻繁變得最舊的幾頁紙。
不知道那種手持式的膠捲小相機現在發明出來了沒有,要是能隨手拍些照片再附上文字,做成明信片的樣子,只怕不僅是馮氏,就連不識字的呂氏看了也會很歡喜吧,改天問問胡競之好了,如果有,或許他可以託外國朋友買一臺。
《上錯花轎嫁對郎》斷更半年後,又在北京率先進行連載了,讀者不僅沒有忘了它,反而再一次掀起了追文熱潮,讓同行們不由再三感嘆這寶先生的影響力之大。
不到一個星期,冬秀就在報紙上看到了好些個關於這部小說的評論,誇的罵的自然都有,她看得津津有味,只當是看讀者留言了,只可惜大部分還是文言體的,便是誇她罵她也引經據典含蓄得很,看得很不過癮。
第63章 衚衕聽書
這一日冬秀午睡起來;帶弟便照舊端了盆沁涼的井水過來;自從崔有糧每日都自告奮勇的去擔水回來後;家裡凡做菜、燒茶便都改用了這井水,這遠近聞名的甜井打出來的井水,還真別說;就是比自來水強;水質清甜透澈;喝著就跟農夫山泉一個味兒,而且在這樣炎熱的天里居然還涼浸浸的;午睡過後;拿來擦臉醒神是最好不過的了。
“咱們家買的西瓜拿過去浸著了吧。”
這井在夏天還有一個絕妙的好處,便是起著天然冰箱的作用,可惜不在家門前,上次她們拿竹籃裝了瓜浸在那水井裡,到晚上再去看;連瓜帶藍全不見了;說好的民風淳樸呢,沒辦法,只好打了井水回來裝在木桶裡泡著,效果自然是差強人意,不想王媽毛遂自薦;主動請纓要去守瓜。
冬秀本不想麻煩她去的;這大熱的天;在外面熱出個好歹可怎麼辦;無奈她執意要去,便隨她了。
帶弟正想與太太說這個事呢,聽冬秀問起,忙神神秘秘與她說:“太太,我看王媽這幾天很奇怪啊,有瓜的時候她帶著瓜出去,沒瓜的時候她拿碗剩飯也要出去,每次一去大半天,不到做飯的點不回來,您說她每天都幹嘛去了啊?而且前幾天下那樣大的雨,連狗都躲在屋簷下不敢出去,您猜怎麼著,她居然說怕那井水被雨水給汙了,硬是要拿塊雨布去給那口井遮雨呢,您說她是不是哪裡有點不對勁啊?”
其實帶弟心裡很懷疑,王媽是不是被什麼東西給纏上了,可能就是那口井,聽說那井都有好幾百年了,不論乾旱還是暴雨,裡面的水從來都是不漲不退的,還有人時常能聽見裡面發出吟嘯之聲,神奇著呢,可能就是這井年老成精了,不知王媽怎麼惹了它,它要勾得她每日前去。
帶弟正自胡思亂想,冬秀洗完臉,搖著竹扇不以為然的說:“可能是出去找人聊天了吧,反正家裡也沒什麼事要做,她樂意去就去吧。”
只是偷個懶而已,不算過分,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