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第3/4 頁)
延英殿的臺階上,大臣和內衛連成的人障彼此對峙,像兩波相持不去的怒浪,爭奪進退。中間夾帶著怒喝聲、嚎哭聲,還有人大喊著“陛下啊!”
在這烏泱泱的混亂中,吏部侍郎安旭混進了人群最裡層,袖子裡亮出了匕首。另一旁,廣寧伯的弟弟晁發也混在人群中,伺機衝到了太后身側。
安旭清晰地回憶起那一夜的謀劃,在寂靜的府邸裡,他們找到了最快控制局勢、佔據主動的辦法。
——“要是延英殿和紫宸殿空著,太后跟何家就是板上釘釘的謀害皇帝!還怕何家不倒?”說出這句話的人,是長寧伯的弟弟晁發。
何家鼎盛了這麼多年,擋了多少世家勳貴的道兒,除了結盟的,都在盯著它倒下,好瓜分殆盡。然而何家是第一外戚,比曹相還穩,只要太后不死,何家就不會倒,眼下天子不在紫宸,太后夥同何家隱瞞了這麼久,只要趁機殺掉太后,一切也就塵埃落定。
昔年韋家因通敵叛國之名,被群起而打壓,如今也該輪到何家了,罪名他們都給想好了——謀害天子,誅族大罪,只會比韋家更慘。就像當年的太子巫蠱大案,最初只不過是韋貴妃的一場陷害,然而外面各家門出於這樣那樣的目的,紛紛來踩一腳,最終釀成了當年的長安第一大案。如今,何家終於要步上後塵。
。
安旭被人流衝到了何容琛的身後,兀的,他亮出明晃晃的匕首,向著她刺去!
“妖后!還我大晉江山!還我天子!”
何容琛驀然察覺背後一道凌厲的勁風!
她畢竟是汝寧侯府出身的女兒,會些武藝傍身,下意識地偏開,刀鋒擦身而過,凌厲之氣劃開了衣衫。
轉身的那一瞬間,時間彷彿被拉得無限漫長,她感到頸上微微的刺痛,感到髮髻似乎被削開,長髮如瀑流落。她轉過身,匕首上折射的光映入了她的瞳孔,折射在貓眼碧的寶石之上,帶著騰騰的殺戮之氣。
一個宮女眼疾手快,擋在了何容琛身前,下一刻,那匕首沒入她的胸口!安旭面不改色地抽出匕首,臉上濺起幾滴血漬,他盯準了何容琛,繼續不顧一切向她刺去——
只需要挾持到太后,就可以逼問出禪位詔書的下落!拿到詔書,繼而控制住整個宮內的局面,讓申國公開啟內城門,軍隊挺入皇城,控制整個皇宮。
待那時,陳留王便是名正言順地承襲大統,大勢已定,何家也好蕭懷瑾也好,統統都如齏粉。他也可以因功進爵,徹底翻身,也成為勳貴中的一員。
為了能走到太后身邊,為了能實現這場刺殺,他們鼓動群臣,在延英殿前跪了一夜,終於讓群臣們耐心告罄,一擁而上,造成了這場期待已久的混亂局面。
“啊——”宮女的尖叫和噴湧而出的鮮血,讓一些大臣惶然驚駭,隨即意識到,太后正面臨行刺。
他們暫時還沒想到動刀動槍,因此不少人下意識要阻攔。卻不知是誰,在此刻振臂高呼道:“將太后拿下,逼她交出陛下!”
“安大人義勇之士!”
“殺了妖后!”
沒有人會懷疑安旭的動機,都認為他只是太忠心、太迫切,想要剷除妖后、拯救社稷而已。
安旭提著刀向何太后揮出幾次,常姑姑從另一側趕來,飛身撲在了何容琛身上,匕首劃傷了她的後背,茜色披帛被砍成兩半,和著血跡落在地上,被眾人踐踏而過——
“住手!”
急促的女聲和男聲同時高亢響起,在延英殿上空盤旋,直插這場混亂的喧譁中。
“陛下在此,何人膽敢喧譁!”另一個冷峻洪亮的聲音,穿透喧鬧擁擠的眾人耳中,一時間,戛然而靜。
陸巖冷喝道:“御前失儀,禁衛軍儀仗在哪兒!”
衝擊延英殿的群臣循聲望去,在他們身後的遠處,寬闊的白玉宮道上,正站著他們朝思暮想……啊呸,牽腸掛肚的人。
朝霞在他身後徐徐展開金暉,拉長了他的身影,照亮眼前。
他一身黑色描銀風袍,顯得風塵僕僕,似乎還有些微喘,面上是經歷了顛沛後的憔悴。
他似乎高了點,更瘦了,膚色比以前黑,有點輕微的胡茬,輪廓俊朗堅毅,似有刀削斧鑿,而非從前白皙清秀的俊美。
“陛……陛下?”所有人都呆滯了。
就在他們絕望地以為太后篡政,何家軟禁天子或謀害了天子,所以群起而攻之,卻萬沒想到,皇帝竟然四肢健全、五官齊備地站在他們面前,全無他們想象中的頹靡病蔫,甚至沒有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