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第1/4 頁)
林曉這些天走村過鄉,自有一番感慨,十多年了,農民生活過得不錯啊。
林曉看到一些不對的地方,就是有些鄉鎮趕著蓋一些房子,可蓋到一半又拆了。林曉一打聽,原來是上頭好象要有某個大領導來視察,下面聽到傳言,沒等市裡發號命今就著急著搞衛生,建新廁,搞得雞飛狗跳,但很快被制止,就好象沸沸揚揚的塵土抖到半空準備張牙舞爪一番,突然被施了定身法,然後就是一下摔在她上,原來市長李向南嚴厲地申斥了這種臨時抱佛腳的行為,其實李向南是想給鄉鎮級的官官們戴帽子的,怎麼能搞這些勞民傷財的形式主義呢?
橫山的新農村建設實際發展到哪一個程度就是哪一個程度,不能弄虛作假,領導下來看就是看老百姓的真正生活,而不是別的。
李向南緊急叫停,省裡下來的領導有些坐不住了,他們擔心副總理下來看到不好有傷J省的面子,但開口說要李向南如何如何去做,久居官場的他們又沒人願意去開這個口。
這一天,林曉一身農民打扮在興隆鎮外公路旁的一塊田裡,他童年最好的玩伴堂弟林清入贅到這個鎮,林曉竄到這他們家正忙著秋季的最後收割,林曉一時手癢也下了田。
畢竟是許多年沒幹了,堂弟林清和弟媳也割到老遠的地方去了,林曉怎麼也趕不上。
林曉從田裡拔腿出來,站在靠近公路旁大樟樹下,歇息一下,就在這時候,林曉看到一溜小車往這邊開過來。林曉也沒注意,轉過臉繼續看堂弟他們,不一會,剎車聲,然後是開車聲,有人從車裡走出來,林曉正要轉過聲,就聽到一個厚重的聲音響起:“老表,今年收成還可以嗎?”
一聽就知道是慈祥老者,林曉轉過身,一眼就看到我們這個國家主管農業的副總理,他的身後站在一溜大腹便便的官員,當然,人群中有李向南。
第三十二章 對話
李向南在人群中並沒有認出林曉來,現在的他是一種緊張而又興奮的狀態。
是的,李向南緊張,不僅僅擔心副總理時突然向他這個父母官發問他回答不上來,心中更擔心在視察過程中出現什麼不可收拾的突發狀況。
中央領導視察,地方一般忙活著先落實好考察點,找好預備採訪物件,準備好臺詞,來之後掃清道路等等,工作從準備到接待到最後離去落實到每一個具體的地方,及時這些工作都做好了,地方官員還是往往膽戰心驚。
李向南向來反感這些,他覺得領導下來就是要看真實狀況,實事求是是他們一貫堅持的方針路線,所以,李向南決定並不驚動鄉鎮一級。
李向南的這一想法初步得到省委認同,但周圍不少同志不同意,這一次在副總理表現的機會難得,很多人躍躍欲試。
李向南頂住了壓力,他在動員會上一再強調橫山無論是給領導,給客商,還是給老百姓,新的領導班子是真抓實幹的形象,這才是他們應該整體表現出來的。
可是,副總理真的一到橫山,李向南看到了副總理,心裡不禁打鼓起來。這個時候,李向南不能不想到關乎他個人的宦海沉浮這一次實在是關鍵時刻。李向南內心掙扎了一會,但很快他排除了這些屬於個人的雜念,全力以赴副總理的接待工作。
副總理看出李向南的緊張。笑道:“李向南同志。年輕有為啊,不要緊張。我隨便來看看。”
李向南看副總理如此平易近人,心裡的石頭放下一半,笑了一聲,說道:“副總理,我的確有些緊張,就像讀小學面臨考試一般。”
副總理年輕時候在鄉下教過書,樂呵呵說道:“好啊,那我就再當一次老師,鄉下情況我是很熟悉,你可別指望表面功夫做得好就可以了。”
李向南點頭道:“副總理。您的到來我們只在市常委一級傳達,鄉鎮我們並沒有通知,我想您會看到一個真實的鄉村。”
“哦?是嗎?那好啊!”副總理來了精神。
至此,李向南在副總理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視察開始,一行三輛小車。行走在鄉村之間雖然醒目但還不算眨眼,此時節,大地一派蒼黃,大多農田的稻子已經割去,天地裡高壘起一座座稻草堆。
這天走到興隆鎮,副總理看到有農民還在稻田裡割稻子,一時來了興致下車詢問起來。
李向南看著農民眼熟,腦袋一時沒轉過彎來。沒認出來。
對副總理的問題,林曉回答道:“還不錯,今年用了市裡推薦的新型雜交水稻,畝產比去年多了一成。”林曉不是瞎回答,這些問題他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