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2/4 頁)
格爾哈特,你應該明白吧!”
格爾哈特不再開口,他已經預料到伯格斯統會這麼說了。格爾哈特的故鄉是海,伯格斯統的故鄉也是海,伯格斯統曾經希望塞拉也能把大海當作她的故鄉,但是現在已經不可能了。
伯格斯統又說道:“那麼,格爾哈特你繼續指揮艦隊,我和塞拉從陸路去阿拉伯!”
“艦長!你要親自去嗎?曼奴埃爾最先叫了起來。
查理接著說:“不如讓我挑選一些士兵護送塞拉回去吧!“
伯格斯統說道:“如果你的本事比我高的話倒還可以考慮。連我都打不過的話,怎麼呢保護塞拉呢?”整支艦隊中,能在劍術上和伯格斯統一較高下的就只有格爾哈特了。格爾哈特多了十年的經驗,而伯格斯統則有年輕十歲的反射神經和體力,相比之下,似乎還是伯格斯統的贏面更高一些。
只要是伯格斯統決定的事,沒人能改變。既然塞拉提出要回去,伯格斯統又答應了,當事人都這麼說了,其他人再勸也沒有用了。
對於這樣的決定,塞拉反而有些不安,或許回故鄉已不再是她最渴望的事了,她反倒希望伯格斯統能拒絕。不過伯格斯統從沒拒絕過塞拉的任何請求。
看到塞拉微皺著眉的樣子,伯格斯統以為她還在想格爾哈特的那些話,便說道:“塞拉!不用擔心。我會好好把你送到巴斯拉的!其他的事等到了之後再想。“這樣的回答到底是代表關心還是冷漠,塞拉也不知道。
五天之後,一支八人的隊伍從摩加迪休出發了,伯格斯統、塞拉、查理,還有查理挑選出來的五名士兵。要潛入伊斯蘭人的地方,人一多準會被發現,但是五名士兵已經是最低限度了。他們在臉上和手上塗滿了橄欖油,讓面板變成褐色,又將???草熬成汁把頭髮染成黑色,再穿上麻布長袍,完全看不出原來的樣子了。只有眼睛的顏色無法改變,不過只要拉低帽簷,低著頭,也不容易被察覺。
從摩加迪休到巴斯拉最近的路線當然是直線,只要一直朝北走,穿過非洲和阿拉伯半島之間的紅海出海口,再穿越阿拉伯沙漠就能到達。但是關鍵的紅海出海口常年有伊斯蘭艦隊巡邏,防止異教徒進入,根本無法透過。若完全走陸路,則需沿著尼羅河北上至開羅,從約旦進入阿拉伯。埃及和伊斯蘭諸國的邊境有伊斯蘭軍隊駐守,這些軍隊會把企圖越境的異教徒捉起來砍下雙腳吊在樹上,讓其哀號三日而死,極為殘忍。這兩條路均不可行,伯格斯統只有在紅海沿岸尋找登上阿拉伯半島的路。
在非洲航行的幾個月中,伯格斯統得到了大量關於非洲地形地貌的資訊,部分是派人打探而來的,更多的是從埃斯皮諾沙的房間裡找到的。這對伯格斯統等人的這次旅程是極為有幫助的。
一行人沿著摩加迪休北方的謝貝利河向北走,在內陸一個名叫亞的斯亞貝巴的城市稍做休息,再順著尼羅河一直行進至阿斯旺。沿著河走就不會缺水,這是路上旅人最大的保障。不過長途跋涉的辛苦也不比往返於絲綢之路的商人們少,每天只能啃乾麵包,晚上則在河邊搭起帳篷睡。幸好一路上有馬匹減輕了他們一半的辛勞。不過到了阿斯旺,他們就必須把馬匹賣掉,要做準備渡過紅海進入阿拉伯,八個人加上八匹馬不僅行動不便,而且太引人注目了。
');
印度洋篇 第四章、(阿拉伯、巴斯拉) 第一節(下)
(更新時間:2007…5…1 16:51:00 本章字數:4574)
在阿斯旺的東邊緊臨著紅海的地方有一個小漁村,名叫巴卡奇。這裡的漁民們十分熟悉紅海中魚類的習性,因此收穫總比其他漁村好上一成。但是這個村子被埃斯皮諾沙知道了,立刻將它拒為己有,逼迫漁民們向他上供,漁民們賺的錢還不夠要上供的十分之一,因此常常惹來埃斯皮諾沙手下的毒打和掃蕩,不出兩年漁村就垮了。有經驗的漁民和身強力壯的男人們死的死,抓的抓,剩下的都是些女人家和小孩,它的輝煌已經早已被人們遺忘了。這樣一個地方正好符合伯格斯統的需要。既然曾經是漁村,那肯定有船,或買或借就可以乘漁船渡過紅海。
這一年的十二月末,當別的地方都在準備歡慶新年的時候,漁村中仍是一副死氣沉沉的景象,人們已經多久沒吃飽過肚子了,哪還有餘力去準備過節呢。只有躲在屋子裡聽著呼呼的北風拍打著窗子,在自家屋前的空地上翻滾著。
漁村裡已經有半年時間沒有外人來了,買布的小商也好,探親的也好,早就把這裡遺忘了。這一天村裡卻出現了八個人,穿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