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母官去北京看望他時,問他百年後是否願意歸葬在家鄉,他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道,“那麼多家鄉烈士都沒能埋在故鄉的土地上,我的寶平、寶安兩位叔叔可是親哥倆,解放海南時所乘帆船被敵人炮艦擊沉,連屍首都沒有,我又有何面目回到家鄉獨享榮耀?”
第二十一章 李府家宴
“你知道麼方為,建國後不僅我三叔打過仗,我爸爸,還有海洋的父親楊榆林伯伯都打過仗。”看到方為不可思議地看著自己,李雪繼續說道。
“特殊時期期間,各部隊曾內部招了一些軍人子弟入伍,先來招兵的是海軍,楊榆林伯伯就是那時走的,到的北海艦隊。我爸爸年紀太小,人家海軍不收,幾個月後,瀋陽軍區陸軍部隊也來招兵,我爸爸就到了駐吉林的某野戰部隊,那年他才16歲,兩年後珍寶島戰鬥打響,我爸爸他們部隊參加了第二階段的戰事,只不過他們團是第二梯隊,如果戰鬥再打一天就上了。珍寶島戰鬥犧牲了很多海珠籍的官兵,戰鬥英雄於慶陽烈士就是海珠人。我爸爸是因為85年部隊百萬大裁軍精簡整編而轉業的,他當了18年的兵,轉業時是團政委。”
“後來,我二叔、三叔也參軍入伍到了部隊。”
“你三叔是怎麼犧牲的?”
“我三叔是57年出生的,76年入的伍,就在我爺爺原先待過部隊,到88年時已是偵察連連長了,從我父親他們哥幾個的合影照片可以看出,長相英俊、高大魁梧的就是他了。那年夏天,他們部隊組成偵察大隊到老山輪戰,一個月後,我軍情報部門分析越軍可能近期發動反撲,作戰指揮部命令我三叔帶領他們連的一排長等三人,掩護炮兵部隊一位指揮連連長和一名報務員潛伏到越南陣地後方實施偵察,為我軍炮群指引敵方炮兵陣地的位置,校正射擊諸元。臨走時,偵查大隊指揮員要我三叔他們絕對保證指揮連長和報務員的生命安全,因為他倆屬於成都戰區部隊。戰鬥打響後,我三叔他們警戒,指揮連長及時測繪出敵炮群的精確位置,為我軍大口徑炮群對敵成功實施炮火壓制起到關鍵作用。可能是長時間進行無線通訊的緣故,戰鬥快結束時,他們潛伏的位置被敵搜尋隊所發現,撤退途中,指揮連長被敵流彈擊中腹部,身受重傷,三叔當機立斷,命令報務員銷燬通訊密碼、搗毀電臺,由一排長帶領大家揹著傷員突圍,他在後面掩護。為此,他故意暴露自己的位置,將敵人吸引了過來。”
“戰鬥結束後,雙方交換被俘人員及犧牲者遺體時,越方將三叔的遺體送了過來,當年是我爸爸陪同三嬸去雲南處理的我三叔的後事,到時遺體已經火化,聽部隊保衛部負責驗屍的幹部介紹說,我三叔身上共有10多處槍眼,但致命一槍卻是在腦部的近距離射擊。回來後告訴爺爺,作為職業軍人的他明白這意味著什麼。”
“當年的一排長後來成為我三嬸現在的愛人,也就是陳叔,他一直認為三叔是為了掩護他們而犧牲的,他和我三叔出征前喝過壯行酒,是生死與共的戰友和兄弟。”
“我三叔名字叫安南,越南在明朝以前一直叫安南,我爺爺說,為了祖國西南邊陲的安定,安南犧牲在與安南作戰的戰場上,死得其所,也是一種天意。”
“海洋的父親楊榆林伯伯參加的也是和越南的作戰,時間也是88年,只不過對手變成越南海軍,地點為南沙。當年他所在的艦艇作為後續艦艇,從黃海北部轉戰到祖國最南部海域,後來他就留在了南海艦隊。”
“鼕鼕,快下來,你榆林伯伯他們來了。”李雪母親賀春梅在客廳喊道,打斷了兩人的聊天話題。
門口,一位50歲左右,身穿大校海軍服裝的中年人正和李安東等人熱烈地握手,身旁與賀春梅等交流感情的是他的夫人,也就是海洋的母親了。
李福清與老伴聽說楊榆林夫妻到了,也從樓上倆人的房間走了下來。“李爸爸、媽媽,過年好,海洋讓我倆給您們代好。”
“海洋怎麼沒跟你們一起回來?”
“他們那條驅逐艦有出訪巴基斯坦任務,現在正在印度洋上呢。”楊榆林解釋道。
李雪領著方為走到前去,“大伯、大媽,您們好。”
“這就是方為吧,海洋讓我們代好。”說這話的是海洋的母親。
“大伯、大媽您們好,請海洋放心,我會對鼕鼕好的。”
這時,幾位孩子湧到客廳前,齊聲道“大伯、大媽過年好。”
“大家都站著幹啥,我肚子可餓了,咱們邊吃邊聊吧。”說這話的是李雪小叔李安北,他剛和其二哥去機場接來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