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部分(第1/4 頁)
齊齊亞之間的土耳其軍隊陣地進行了一個小時的空中偵察。這次行動因系飛機首次參戰,而被載入航空史,它發生在1911年10月23日。同年11月1日。意軍飛行員朱利奧?喬蒂中尉從空中向地面土耳其軍隊目標扔下4枚各重2千克的炸彈。開創了飛機轟炸之先河。意土戰爭中的幾次規模極小,僅屬像徵性的航空作戰行為雖然只是軍事航空的萌芽,卻引起了各國的注目和仿效。
1912年初,法軍飛行員外出執行偵察通訊任務時,要求攜帶機槍,以利自衛,但從未發生過空戰。據統計,至1910年為止,德國、奧匈帝國、英國、法國和俄國等五大軍事強國僅擁有軍用飛機50架。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飛機才真正被人們廣泛地用於戰鬥。但一開始,軍用機幾乎清一色都是偵察機,人們對飛機用於空戰和空襲尚認識不足。可是不久,人們便領略了空中作戰的神奇效果和強大威力。而在“膠澳事變”期間。異軍突起的江蘇陸軍航空隊,以零損失為代價,幾乎全殲強大的日本海軍主力,在世人的驚訝之中,從而揭開了人類戰爭史上的一次革命,戰爭的形式從陸地、海洋,轉至天空,發展成為陸海空的立體化作戰。
此後,各國鑑於中國航空力量在戰爭中所取得的決定性作戰結果以及革命性的創舉,紛紛投入巨資發展本**用航空技術。各種不同用途的軍用飛機先後出現,形形色色的航空作戰模式不斷湧現,軍用飛機已成為戰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武器裝備,亦是由此作為開端,航空製造從“冒險者的行業”迅速發展成為聚集著大量專業人士的科技領域……
作為中國最高等的理工學校的德華大學,從建校的第一天起,就不僅僅只是一所大學,在更多的時候,他同樣也是一所研究院,在公司和學校的資助下。這裡的學生和老師們共同進行各種樣的研究,建立一所研究型大學,而這也正是當初建立這所大學時,李子誠和公司對其的一種期望。
德華大學航空工程學院,或許。這是世界上最高的設立於大學內的航空工程科學系統,在這裡從航空動力、航空材料、航空工程、空氣動力等等與航空科技相關各個方面。都設有專業的教師,對其進行系統化的培訓,而學生們在掌握這一切學識之後,則可以迅速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航空工程師。
“……材料,從所周知,萊特兄弟發明的飛機之所以能夠上天,與其選擇的材料有著很大的關係,比如其為減輕發動機重量所採用的鋁製氣缸……”
當德裔工程材料教授在課堂上講解著材料時,陳方翰的腦海中依然考慮著他正在進行的試驗——大塊層板。
大塊層板是製造飛機時所採用的材料,原本中華飛機制造公司製造的各型飛機,都是採用以杜拉鋁為蒙皮的鋁合金材質,這種輕金屬材質帶來一系列飛機的成功,但是,相對應的是,根據陸軍部制定的出口原則,陸軍部擁有對飛機出口的直接否決權。
在“膠澳事變”之後,各國都對在事變期間大放異采的中國攻擊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紛紛試圖以高價購買飛機,面對各國提出的採購,公司也曾因為飛行器為國防機密的原因拒絕出售,同時開始著手開發“縮水版”的飛機,而在“縮水版”飛機完成試驗,製造公司準備趁著戰爭,從國外大掙一筆時,陸軍部卻主動出面了,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公司出口飛機,原因非常簡單——金屬的飛機,很容易洩露相應的國防機密。
而在縮水版飛機的出口受挫後,中華飛機制造公司卻陷入一種困境之後——飛機產量受限於訂購數量,“法國人每個月製造500架飛機、德國人每個月製造400架……而我們,一年才製造不到一千架!”,江蘇陸軍的採購是極為有限的,即便是中央陸軍採購的“縮水版”亦極為有限,而公司欲獲得發展,就必須要依靠國際市場,利用“膠澳事變”打出的名牌效應,向各國大量出口戰鬥機、轟炸機。
金屬機身,這是中國飛機最大的特點,此時,各國的飛機只是採用木製的機梁、布制的蒙皮,這些輕質材料,或許可以滿足低速飛機的需要,但對於高速飛機而言卻是不夠的。而在另一方面。儘管中國飛機以鋁合金製造飛機,但是中國的鋁合金的產量卻極為有限,每年千餘噸的鋁合金產量,使得飛機制造公司不得不向美國公司進口鋁合金。
出口的限制、原料供應問題,迫使公司的工程師們不得不把視線投向其它材料上,除去鋁合金之外,還有什麼材質?布,顯然不行,幾乎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木材,想到了木材層版。隨後公司便投入了大量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