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部分(第3/4 頁)
進,而步兵就會像待宰的野鴨一樣停留在空曠地上任人射擊;而當步兵前進得太快,就會發現自己受限於己方炮兵彈幕,而不能有效地去追擊潰逃中的敵軍。
而在另一方面需要許多炮連集中火力才能組成爬行彈幕,因此這樣的戰術在指揮層級上通常是由步兵師或步兵軍炮兵軍官開設觀測所,在各種通訊條件都十分穩定的條件下指揮作戰;而步兵營、團指揮官利用各種訊號彈、火箭來表示彈幕的速度過慢或是過快。
這種辦法看似解決的問題,可是在戰場上,炮彈爆炸產生的煙幕,讓炮兵與步兵間的訊號協調變得不是那麼有效,過慢或過快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相比之中,遠征軍的解決辦法非常簡單——150米!
徐進彈幕保持與步兵主力分隊之間保持150米的距離即可,徐進彈幕不由步兵掌握,而由後方的炮兵觀察員掌握,儘管這種彈幕會造成誤傷,但是卻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徐進彈幕的掩護作用,不過,英國人顯然還沒有弄明白這一點。
在英**隊出擊的時候,德軍已從潛望鏡中發現他們的動向,士兵們全部蹲在坑道口,準備等到敵人的炮擊向後延伸時,迅速佔領表面陣地。幾乎是英、法軍的炮火向後一延伸,德軍立刻從地下工事中傾巢而出,他們把沉重的機槍全都搬上陣地,迅速地挖好掩體,把黑洞洞的槍口指向陣地前的開闊地帶,居高臨下地準備射擊。
“保持隊形!”
“保持隊形……”
空曠的無人地帶間,軍官們吼喊著,咆哮著以維持步兵方隊的隊形,雖然戰爭已經進行了兩年,可是對於英國人來說,他們仍然沒有改變布林戰爭時的那一套戰術,而在另一方面,無論是英國人還是法國人無不認為德軍在前幾天的可以荑平天地的炮擊中。肯定早就被打光了,所以他們的衝鋒隊形可以說大搖大擺來形容。
而英軍甚至就像是上一世紀同拿破崙打仗時一樣,排成了整齊的方隊進攻,可事實上。因為英軍使用了太多的榴霰彈,對於工事的傷害極為有限,同時又因為德軍大都深藏在地下坑道之中,炮擊根本就沒有對他們造成多少損失,在英軍發起衝鋒的時候,德軍陣地上的鐵絲網、火力點大都還完好,儘管前幾天德軍被密集的炮擊打的昏頭轉腦的。可是他們卻都還活著。
“出擊……”
“快,快,搶在英國佬前面……”
森格少尉揮動著手中的P08,大聲朝著士兵們呼喊著,儘管空氣中炮聲隆隆,但是那炮火卻對他們再也沒有任何傷害,此時,風中甚至吹來上蘇格蘭見風琴的樂聲。那是英軍步兵方隊的“鼓點!”,聽到這風琴聲,意味著英軍已經衝到了距離他們很近的位置了。
德國士兵們衝到被炸的稀巴爛的塹壕內。一探頭,所有人都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只見綠地如茵的草地上,英軍計程車兵越來越近了。他們排成長長的橫列,朝著他們走了過來,他們的腳步顯得有些緩慢,甚至沉重,全沒有一絲輕裝上陣的感覺。
“保持隊形!”
端著步槍,比利不斷的大聲命令道。
“保持隊形……”
在軍官和軍士們的命令聲中,縱線方隊越發規整起來,如果是在拿破崙時代。或許拿破崙也會為英**隊排出的隊形發出稱讚,畢竟這裡面大多數人都是新兵,可是他們卻排出了完美的縱隊。
他們的腳步之所以緩慢,一方面固然是因為“鼓點”的節奏,而另一方面卻是他們身上沉重的包袱,每個人揹著多達220發的子彈。兩顆手榴彈,許多士兵還帶有野戰電話裝置、鐵鎬、鐵鍬和通訊鴿的箱子,平均每人負重達30公斤,甚至有些人的負重超過五十公斤,沉重的包袱導致了他們的行動十分緩慢。
不過雖是如此,可這些英國士兵依然忠誠的在手執傳統鞭子的軍官的率領下,分幾個波次實施攻擊,每個波次計程車兵幾乎都是肩並肩排成整齊的佇列,斜舉著步槍,步履緩慢地向德軍陣地前進。
在最初的幾百米,他們甚至沒有遭受任何攻擊,似乎正像他們之前所想象的那樣——德國人已經被打光了,德國人早就被密集的炮彈炸飛上了天,他們現在頂多只是需要打掃一下戰場罷了!
可是他們並不知道的是,當他們向德軍陣地進逼的時候,德國士兵們正扛著機槍進入陣地。
“呼……”
每一次扛著機槍架的時候,海森堡都會在心裡不停的咒罵這該死的MG08的機槍架,將這重達35公斤重的槍架,背入機槍射擊陣地,從來都是對人類體能的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