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1/4 頁)
劉未揚起了嘴角。
“朕該賞你才是。”
☆、第67章 願意?不願意?
最近是多事之秋。
先是翰林院莫名起火,燒了畫院裡不少的畫兒,還有幾個宦官被著火升起的煙霧活生生燻死,惹得宮中人人緊張,生怕天子一怒浮屍千里。
還好,皇帝並未因此有何惱怒,反倒好生安慰了翰林院裡的那些畫師,其中那位救了《東皇太一圖》的畫師甚至還被賜下了一件宮中珍藏的丹青子真跡,雖然畫的是山水,但也是外界難得一見的珍品。
然後皇帝就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
大概是因為畫在翰林院都不安全,又或者是皇帝想要其他人也領略高祖的風采,皇帝居然把那副高祖的《東皇太一圖》掛在了宣政殿上。
宣政殿啊!那可是平日上朝、聽政,以及舉行朔望冊封的地方,每天文武大臣都在這裡上奏聽宣,算是整個宮中人流最絡繹不絕之處,結果皇帝就直接把《東皇太一圖》掛在了宣政殿最顯眼的位置!
許多愛畫、善繪畫的大臣為了這幅圖,連早朝都來的早點,人沒到齊就先進了殿中仰著頭端詳著這幅畫,有的連上朝都走神,眼睛的餘光不停的就往供在殿下的那副《東皇太一圖》上飄……
聽說有許多大臣已經在家中偷偷臨摹了。
還有的老臣望著那幅畫就痛哭流涕,非說這幅畫掛在殿中以後,高祖向他們託夢了,還有的硬說上朝時覺得那高祖為原型的神仙太一眼睛老是看著自己云云……
其餘的即使對畫沒有興趣,但這幅百年前畫聖丹青子的真跡實在名頭太大,來來去去總要多看幾眼,越看越覺得此畫不凡,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宣政殿裡掛上了丹青子《東皇太一圖》的事情京中內外都知道了,許多對丹青子狂熱無比的學子為了能看看這幅真跡,也擠破頭想法子要得到舉薦的資格參加殿試。
最近沈國公戴勇日子也不太好過,他沒想到皇帝就這麼大喇喇的把那幅畫掛在那兒了。雖說見過他家這幅畫的人不多,但因為這幅畫名氣太大,也不是沒有交好的人家曾去求看過這幅真跡,有的人家想要炫耀自己和沈國公府關係好,都是用“我見過他家家傳之寶”這樣的噱頭來吹噓的。
好在以前是供在家廟裡,光線昏暗又隔得遠,幾個老朋友居然都沒看出這幅畫動過手腳,有一位還感慨這幅畫就得掛在亮處看,在黑乎乎的家廟裡膜拜時,那眼睛都看不真切,原來這幅畫最傳神的地方居然是眼睛……
戴勇提心吊膽了許久,接受了無數同朝之臣或可惜或同情的安慰之後,一顆心才慢慢放了下來,也對和他家結盟的陸凡更加佩服。
也不知道他在哪兒弄到的手段,居然沒有人生疑,反倒還誇讚這眼睛才是最傳神之筆……
每個人都這麼說,那這人畫龍點睛的本事,已經超過丹青子了。
大約是這幅畫太過讓人讚歎,而又有太多的人想要瞻仰高祖的聖顏,對於皇帝用兩個殿試的資格來換取這幅畫的傳言流出時,竟沒有人嫉妒戴勇得了兩個平步登天的名額,反倒有些可惜他換虧了。
至於皇帝為什麼把這幅畫放在這裡,皇帝的對大臣的回答也很簡單——這麼一副畫,如果只放在內庫裡,未免可惜。當年《東皇太一圖》是為了紀念君臣之誼而被賜下,如今也為了提醒皇帝和臣子們牢記當年君臣相得的感情而掛在這裡,算是一種見證。
這種情懷自然得到了一片讚譽之聲。
宣政殿日夜都有人值守,白天上朝理政,晚上也是重兵把守,莫說一幅畫,就是一根針都丟不去,掛在那般顯眼的地方,除了宣政殿也起了火,否則這幅《東皇太一圖》再安全不過。
這算是前朝發生的事情,暫時還不算什麼大事,但要說起後宮裡皇帝突然開了恩旨遣散宮人,就未免有些耐人尋味了。
代國是沒有什麼宮人遣散制度的,偶有放出宮去的,那也是宮中的恩旨,算是特例。宮中有采選使,會在地方上採選十三歲以上的良家子作為宮女,這種宮女有月俸有地位,有時候還能升任女官,是宮女中最普遍的一種,如今宮中年紀最大的宮女是景帝時期的,在宮中已經呆了一輩子。
還有一種叫宮婢,是家人犯罪而沒入宮中的良家子,或是主家犯罪後沒入宮中的,這種一般從事著技術工或後宮中的下等勞動,宋娘子就是當年主家犯罪沒入宮中,被挑選出來做奶孃的,這種在宮中也非常多,很多都是在做著粗使工作。
至於地方藩王進獻、民間有特殊才能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