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第2/4 頁)
可惜太玄真人不在京中,否則問一問他今年夏天可會雨水氾濫,就能知道是先修河工還是先春耕了。”
不知是哪位大臣提起了這個話頭,一干大臣像是想到了什麼,齊刷刷地看向文官末位裡站著的欽天監監正。
可憐那監正被看的渾身冒汗,結結巴巴地說:“去年冬天天暖,雪水融化,多,多雨不能確定,水量量大是有可能的……”
“這般模稜兩可!”
工部尚書開始懷念那位道骨仙風、每每準確預報災情讓工部做好準備的老仙人了。
“方尚書,你一向足智多謀,可有什麼高見?”
劉未敲了敲御案,突然開口。
聽到自己的曾外祖父被點到了名字,劉祁帶著複雜的神色向著方孝庭看了去,好奇他會說出什麼。
“高見不敢當,臣認為,當務之急,是應該知道當地的災情如何,再決定是賑撫還是當地官員自行解決。”
方孝庭公允地回答:“如今京中各部的建議都建立在災情嚴重或根本不嚴重的猜測上,但和州和宋州情況是否有地方官員彙報的那麼嚴重,戶部的疑慮是不是正當的,應當有御史臺的御使去當地進行巡查,再做結論。”
御史臺裡最後一根硬骨頭都死諫去了,現在御史臺的御史大夫還是你的門生,還不是你說的算!
幾個和方派不對付的大臣只能在心中腹誹。
劉凌原本推測吏部是傾向地方官員的,此時再聽方孝庭說著很是公允,頓時有些奇怪。
照理說,應該誇大地方上的災情,想法子牟利才是。
正因為猜不透,劉凌越發仔細地觀察諸位大臣的神色變化,尤其是明顯和方孝庭有矛盾的那些,當看到他們的神色不是不以為然就是隱有忿忿之後,便開始懷疑御史臺其實也和吏部有所勾結。
往這個方向推斷,他的思路也就越發清晰。
莫非御史臺其實也受吏部控制,只要御史臺派出巡查御史,得回來的訊息一定是利於吏部那一方的?
六部之間本身就互有矛盾,御史臺倒向吏部,對身為外戚派中堅力量的方孝庭有什麼好處呢?
如果……
御史臺彈劾誰德行有虧,那位官員肯定是要接受三司共審的。外臺監察地方官員德行,同樣有風聞奏事、彈劾官員的權利。官員在監察期間職位不能空缺,誰上就是吏部說了算,這麼一來,官員的任免,無形中又受到了吏部的控制,方孝庭可以將附庸自己的人換上去。
即使那位官員被查明是冤枉的,為了避嫌也不能再在原本的職務任職,而是平調處理,所有的政績和人脈關係就毀於一旦。
只是這樣的手段不能重複上演,用上這樣渠道的物件一定是難啃的硬骨頭,可有了這樣的能量,誰還敢忤逆這位原本就權勢滔天的吏部尚書?
難怪二哥的曾外祖父有“隱相”之稱,這樣的能量,無怪乎父皇不敢寵愛方淑妃,也只能等著方孝庭到致仕的年紀。
就如同他當年等死了一手遮天的王宰一般。
有御史臺的遮陽傘,地方官員也能做的穩穩當當,即使遭受彈劾,也能被御史臺壓下去,除非再上告到大理寺……
大理寺!
難怪父皇要將大理寺卿的孫子做二哥的伴讀!
難怪莊揚波的父親回京晉升的路上出了事!
不是為了平衡,是為了奪回官員任免之權!
劉凌恍然大悟地向著御座上的皇帝看去,眼神中油然升起了敬佩之情。
不說這他的父皇是不是無情冷酷,待他學到這般的帝王心術,不知還要多久。
就算學到了這樣的帝王心術,他真的能如父皇一般運用嫻熟,在這麼多各懷心思的官員之中達到自己的目的嗎?
在劉凌看向劉未之前,劉未就已經悄悄地對三個孩子進行了考察。方孝庭發言之時,他就已經裝作換個舒服的姿勢微微向著三個孩子的方向偏了偏,心中有了自己的考量。
大兒子劉恆只顧著對他察言觀色,見自己看過來,還慌慌張張地低下頭去,言行頗有些猥瑣,讓他心中有些不悅。
昔日他跟著皇后時,因為皇后出身大家,還算是言行有度,現在越發鬼頭鬼腦,不似正行。
二兒子劉祁則是看著自己的曾外祖父,滿臉迷惑,似乎是不明白他為什麼要說出這麼一個似是而非的結論。
這樣的套話換了誰都能說出來,哪裡需要一位大員和稀泥!
待看到劉凌時,劉未意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