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部分(第3/4 頁)
指望著武將。
有人擔憂會出現藩鎮割據,殷士儋倒是不這麼看。
現在是什麼時候,火器為王的時代,打仗就比拼人多、錢多、工匠多、資源多,論起這些,朝廷的優勢太大了,誰想割據海島造反,簡直是死路一條。
再有各個島嶼很難自給自足,他們只有一樣,或者幾樣的商品,想要發展,必須依靠對外貿易,而大明就是最重要的市場,誰的腦袋壞掉了,也不會和財神爺鬧翻了。
讓武將執掌海外的領土,危險並不像想象中那麼大。
只是光靠著武將還不行,必須要有綜合的能力,才能統御全域性,不但能打,還要懂經濟,動商業,懂民生,懂外交,幾乎是個全才。
想來想去,大傢伙把目光都落在了唐毅身上。
神馬意思,難道你們想讓老子去海外?
唐毅的眼睛瞪圓了,這幫混球還真是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娘,這麼快就想把老子踢開?
“咳咳,元輔,令尊大人可好?”唐汝楫低聲問道。
老爹啊!
“好著呢!”
高拱頓時大笑道:“既然如此,我推薦唐大人出任南洋總督!”
“我同意!沒人比叔父更合適了。”諸大綬第一個附議,其他人也頻頻點頭,大傢伙一致同意,要讓唐慎執掌南洋。
算起來,既能領兵,又能治民的大臣很稀有,這些年就兩大體系,一個是楊博為首的晉黨,一個是東南抗倭出來的功臣。
楊博、王崇古等人都被唐毅鬥敗了,而且實際證明他們的軍事韜略也不怎麼樣。能安穩九邊,靠的就是和蒙古人之間的默契,放到了西南,就立刻顯出原形。
東南出來的督撫當然本事足夠,如果胡宗憲年輕十歲,他是最好的人選,只是現在英雄遲暮,讓他去南洋奔波,等於要了他的命。
其餘譚綸,楊繼盛性格都有缺陷,而劉燾、陳夢鶴等人,又逐步被淘汰,算來算去,唯有一個人本事足夠,且年富力強,又能壓服各方,那就是老唐大人,唐慎!
只是讓老爹去,兒子管國內,老爹管國外,好事都落到了唐家,是不是有些太過礙眼了,好說不好聽啊!
“我看子誠沒問題!”胡宗憲開口了,“首先他有練鄉勇的經驗,到了南洋,必定要組建民兵,對付土著。其次他懂經濟,會經營,而且在東南各軍當中,威望卓著,無人能比。再說了,現在去南洋可不是享福,而是承當責任,誰要是不服氣,就讓他們也去南洋試試,有本事殺出重圍,我胡宗憲就佩服他。沒本事去南洋的人,就統統閉嘴!”
這幾句話,擲地有聲,誰也不敢多說了,倒是唐毅咳嗽了一下,“我以為南洋總督只是總攬大略,各個島嶼藩國還要派遣專門人員,大家從武將和進士官中,選拔一批吧,我看至少要準備上百人,還要招募幾千行政官員……”
又是一張大餅,所有人都怦然心動。
第1108章匆匆五年
在萬曆元年的十一月,唐慎在總鎮俞大猷的保護之下,率領上百艘戰艦,殺到了馬六甲,同時劉顯的大軍也從陸地包圍了馬六甲。
西班牙人走投無路,選擇了投降,海上的明珠,咽喉要地,終於落入了明軍的手裡。
幾乎一夜之間,整個東方,乃至世界的格局都發生了驟變,厚積薄發的大明,一出手就讓所有國家都大吃一驚。
再解決了馬六甲之後,立刻組成強大的艦隊,直撲印度,並且搶佔斯里蘭卡島,作為明軍的海上補給基地。
同時席慕雲也率領著船隊,搶佔了爪哇,至此,大明徹底將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的航道都捏在了手裡。
西洋諸國大受震撼,他們想要反撲,可是萬里調兵,根本沒有獲勝的希望。且他們的兵力本就不是大明的對手,只能選擇貿易制裁。
別忘了西夷之間,也是矛盾重重,哪能狠下一條心,英國人率先打破了沉默,和大明開始私下裡貿易,隨後不久,尼德蘭擺脫西班牙統治,也加入到海上霸權的行列,積極和大明做生意,還號稱海上馬車伕。
當然了,這個馬車伕也只是半個世界的,至於東方,說了算的還是大明朝。
拿下馬六甲,兩洋航路打通,對於大明來說,就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脈,渾身的功力暴漲,國力蹭蹭躥起,一日一個臺階。
南洋諸國,或多或少,都被開啟了國門,大明的商人遍及南洋。
他們把珠寶、木材、糧食、香料、奇珍異寶、甚至是丫鬟傭人販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