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2/4 頁)
信交給老夫人。”
張闖道:“是主公。”
呂寧轉身對司馬朗道:“五弟,還得麻煩你,我念,你幫我書寫好了,你也知道,我是很不願意用毛筆寫字,所以毛筆字就寫得像狗爬似的。”
司馬朗哈哈大笑著道:“真理解不了你大哥,一身通天的本事,確不會寫毛筆字,這讓人難以置信。你說吧,我來代筆。”
呂寧道:“這是我當年遊學時,到了青州東萊黃縣,雖然沒有見到太史慈,卻在暗中看到了太史慈的母親,那是一位偉大的母親,為了把太史慈扶養成人,她不辭勞苦,勞累過度,最後累出一身疾病,當時讓我非常感動,我當初在心裡想,如果有人能治療老夫人的病,我一定把老夫人接交將過來。為此,當時我寫了一首‘遊子吟’,五弟就幫我寫下這首遊子吟吧:‘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當呂寧唸完遊子吟時,呂寧旁邊的所有人都是淚流滿面,他們都小小就離開了母親,有的已失去了母親,當他們聽完遊子吟時,都想起了自己母親的笑容,想起了母親的諸多往事,讓人思念萬分。
何況大多士子都有過遊學的經歷,詩中的場景無不記憶猶新,雖然一直以來未去深思,但百行孝為先,對慈母為自己種種含辛茹苦、日夜勞作、嘔心瀝血的無私奉獻,都是終生不忘、銘記肺腑。
此時經詩中娓娓道出後,那蒼頭白髮,那慈祥雙目、那為自己操勞半世、燈下已然佝僂弱小的身軀……人心都是肉長的,母親的偉大立刻一一浮現,如歷歷在目,豈不翻然醒起、愧然悲泣。
司馬朗眼淚汪汪的道:“大哥,此詩寫得太好了,絕對是佳作,想不到大哥對詩詞有如此高的境界,真讓人難以置信。”
呂寧的臉上是一陣羞愧,盜用後世名家之作,真是不得已而為之。
隨後又是一通馬屁,呂寧被他們拍得無地自容,真想個地方鑽下去。而此遊子吟也在隨後的日子裡傳遍大江南北,也讓好多士子張口結舌,驚訝、歎服。
又過了一個月,高順的傷完全好了,呂寧將所有步兵交給他去訓練,高順也透過觀看呂寧軍的一些五花八門的訓練方法很有興趣,特別是呂寧軍士兵講究的是實戰對抗訓練,其效果那是非常明顯的,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訓練器械也讓高順大開眼界。
高順現在對呂布已死心了,現是全身心投入到呂寧軍隊的建設、訓練中,他當然也希望自己訓練出一批超級暴熊軍士兵,再加上呂寧軍士兵的裝備現在已是今非昔比,一名步兵的標準配置是長槍、短刀、弓箭、鎧甲、小盾牌、搬指等;騎兵的標準配置是新式馬刀、弓箭、簡易鎧甲、五米的長槍、騎兵用超小盾牌、搬指等。
當然這些主要是由於呂寧的鋼鐵廠,能生產出大批的中碳鋼,雖然還不能搞出高碳鋼,對於目前大漢朝的科技、冶煉水平來說,呂寧他們生產出來的中碳鋼製造出來的兵器、鎧甲,已經讓其他軍隊士兵手中的武器沒有多少辦法啦。
中碳鋼的重量比原來的輕了好多,這讓呂寧軍配置騎兵用超小盾牌信步兵使用的超大型盾牌有了更好的運用,當然功勞最大的還是馬鈞,他真是對發明創造有天賦,是一名天才,很多東西你只要告訴他怎麼弄,不用幾天,他就幫你給弄出來了,這可了不起。
馬鈞根據呂寧手中的連弩,現在已研究發來好多種,有騎兵用的,有步兵用的,還有的是一次能射出二、箭、三箭的連弩,至於投石車、弩床、弩車等大型攻城武器現在雖然生產出來一些,但呂寧不打算現在就公佈於世,否則很快會有好多仿製品出來,這些東西畢竟不是什麼高科技的產品,是很容易被仿製的,就像馬鐙、馬掌一樣,呂寧也知道是好東西,但現在還不能用,除非呂寧自己有較強的實力,有大規模的飛熊軍後才能考慮使用,否則會給自己造成更大的傷害。
第101章尋美人去
田疇向華佗道:“先生不知,高將軍的肋骨是我軍中的郎中給接了,當時我們發現他時,高將軍已是奄奄一息,連偵察兵都以為是具屍體,還好其中一名士兵又摸了下高將軍的脈絡,感覺還有一丁點氣息,當時在**,根本不可能找到郎中。”
華佗道:“哦,原來是這樣。”
呂寧笑著道:“好了,現在有華老在此,你高將軍就不用擔心你的傷勢了,華老會定期給你檢查身體的,直到你完全康復為止,等你全好後,你願意留下來就留下,你要是想離開那也隨你。”
高順一聽,眼睛中是淚如雨下,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