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頁)
卡佳(以後的餘生裡我習慣叫她這個名字)問過我許多問題,比如爸爸的職業。我不加掩飾地說我爸是電工。她說她很喜歡這個職業!我想她是在獎勵我的誠實吧?但後來,我才明白其中緣由。
輪到我問她了。卡佳,你以前是幹什麼的?
她不響。
作家?老師?教授?
她無聲地搖頭,否決所有可能,最後說,我幹了一輩子公交車售票員。
開玩笑?
她從抽屜裡拿出一塊買票的夾板,一股公交車上擁擠的汗臭味,從各個角落湧入鼻孔。
卡佳常問我讀過什麼小說——金庸的幾乎全部,還有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我沒讀完,但水滸讀過至少一百遍。世界名著嘛,從前家裡有本《悲慘世界》,滑鐵盧戰役的那段,我讀過十多遍。但我最喜歡的,是司湯達的《紅與黑》,最後於連上了斷頭臺,瑪蒂爾德小姐抱著愛人的頭顱去埋葬,成為我整個青少年時期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像於連,但又不像他那麼聰明和世故,更沒有他的好運氣,可以遇到雷納爾夫人和瑪蒂爾德小姐這樣可愛的女子。這些本該永遠深藏在內心的話,我全倒出來告訴卡佳了。
她沒有任何評價,只是向我敞開她的書架。不到一年時光,我讀了馬爾克斯、卡爾維諾、博爾赫斯,還有葉芝的詩……她也會推薦一些給我看,比如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為什麼都是俄羅斯的?
看過《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嗎?
很久以前在電視上看過。
你能幫我把這部電影弄來嗎?我還想再看一遍。
卡佳的要求與眾不同,但我總有辦法為她實現願望。那年秋天,我費了幾番周折,在大自鳴鐘盜版碟市場,買到了這張譯製片經典。老太太家裡沒有VCD,她給了我兩千塊錢,我給她買了臺超強糾錯的國產VCD。
思南路的梧桐樹葉金黃,窗外枝丫蕭瑟。我為她拉上窗簾,像黑暗的電影院播放《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從前看這片子,覺得蘇聯完全是發達國家,不比美國差,比日本先進多了,至少房子寬敞,還有私家車。那是個文明的世界,到處是博士和院士,開口閉口您啊您啊,男女關係也更開放……我記得很清楚,女主角愛上的鉗工果沙,他的生日與我相同。這片名在中國成了某些人的口頭禪,總是用來安慰失意者:莫斯科不相信眼淚——我能從中聽出幾分殘酷。
電影開始於1958年的莫斯科。
1958年,我也在莫斯科,卡佳說,那年我給自己起了個俄語名字——卡婕琳娜,暱稱卡佳。
你在莫斯科還有朋友對嗎?所以,你每個週末買明信片,寄到莫斯科去?
看電影吧!
她不再回答,安靜地縮在沙發裡,整張臉陷落於陰影。
VCD放完《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二十歲的我沒有流淚,只覺得故事有些意思,僅此而已。
卡佳沉默了兩個多鐘頭,沒去過洗手間,也沒說話。最後,片尾曲響起“亞歷克桑德拉……亞歷克桑德拉……”我蹲在她跟前,看著她低垂的眼皮。跟我說說莫斯科吧?
都是過去的事了,你最好別知道,否則會後悔的。
她的目光別向房間盡頭,彷彿牆上晃動一扇無形的窗,推開就是那座冰雪覆蓋的城市。
莫斯科,五海之港、森林中的首都、千頂之城、無數次被燒燬又無數次重建的不死之城。而對我來說,莫斯科是一部電影——四十多年前,我被公派到莫斯科電影學院留學,學習電影導演與編劇。
在拉緊窗簾幽暗靜謐的頂樓房間裡,從她嘴裡說出的前塵往事,像膠片放映在黴爛開裂的天花板,纖塵不染的地板,迷宮般的書架上……
1958年,在莫斯科,全世界第一所電影學院。我的夢想,是成為新中國第一個有名的女導演。
學電影很有趣吧?
看電影和拍電影完全是兩回事,你知道安德烈·塔爾可夫斯基嗎?對,你不會知道的,他的電影怎會在中國公映呢?安德烈是我的同班同學,也是個很奇怪的人。那時候,我就覺得他一定會拍出特立獨行的電影,就像他本人那樣。
他的才華比你還多嗎,卡佳?
小東西,你說什麼呢?把我和安德烈相提並論?別侮辱一個天才!聽我說,很多人只有到老了的時候,才會清楚自己究竟有多少才華。當你還年輕,如果有幸發現,千萬不要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