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1/4 頁)
小N蟻衷諶閱芸刂�50萬軍隊、200架飛機……”
口述完畢,傅作義特別叮囑女兒:“這件事一定要辦好!”
電報很快就傳到了毛澤東的手中。
“看來傅作義還是心存幻想。《論聯合政府》是針對1945年初時的形勢而寫的,那時共產黨的實力還相對較弱。”毛澤東用指頭敲著電文說道,“今非昔比了,我們現在要建立一個人民共和國。傅作義想憑藉實力在國、共兩黨之外,以第三者的身份參加聯合政府,這未免太不合時宜了。我看不用回覆他,讓他自己再清醒清醒。”
由於毛澤東久久沒有迴音,傅作義不禁心中焦急。但他也絕不會傻等著,早在作出這個決定之時,他就作好了兩手準備,一面加緊與共產黨聯絡,另一面也在不斷加強兵力部署。沒有實力作後盾,如何在和談中達到自己的要求?傅作義非常清楚這個談判規則,只不過他太高估自己的實力了。
為了彰顯實力,抗衡華北,傅作義大範圍地徵集民工搶修北平、天津、塘沽、張家口等地的防禦工事,並擴充兵力,徵購糧食,催促美國給予更多的軍事援助,同時,又先後將駐守在承德、保定、山海關、秦皇島等地的第13、第101、第86、第87軍等部撤出,集中防守在平、津、張等戰略要地。
傅作義自恃手中兵強馬壯,解放軍一時對他無可奈何,以為目前局勢雖然嚴重,但其嚴重程度還不至於威脅到華北的生存。華北解放軍的3個兵團正在分散作戰,自己的兵力與華北解放軍相比仍然佔有優勢。只要東北野戰軍不入關,單是華北解放軍對其構不成致命威脅。東北解放軍經過50多天的連續作戰,沒有四五個月的休整補充是不能入關作戰的。在此期間,他完全可以坐觀局勢之變。
這一次,傅作義真的是想錯了。
第48節 關山渡若飛
就在包括傅作義在內的絕大多數國民黨高層人員都認為林彪必須在東北休整幾個月後才可能入關作戰的時候,東北野戰軍已整裝完畢,星夜南下了。
東北虎下山了。
1948年11月23日,是東北野戰軍歷史上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一天。10個步兵縱隊和特種兵部隊共計70餘萬人,隨軍民工15萬人,火炮千餘門,坦克、裝甲車40餘輛,汽車3;000餘輛,大車8;000餘輛,戰馬10萬匹。這支浩大的隊伍在這一天告別了他們用鮮血和汗水換來的光明的東北大地,為了更多人民的翻身解放,再踏征途,奔往華北。
三年前,遵照中共中央的戰略決策,11萬八路軍和新四軍指戰員,2萬多黨政幹部,從關內各解放區經陸海兩路挺進東北。被毛澤東譽為“又一個幾千裡的長征”,是人民軍隊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調動”。這支來自五湖四海的10多萬骨幹力量,就像撒在黑土地裡的種子,經過三年的發展和成長,一舉消滅了國民黨在東北的所有力量,解放了東北全境,自身也迅速發展成一支擁有100餘萬人的強大戰略機動力量。如今,這支大軍就要回師關內了,其氣勢之宏偉、場面之壯觀,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
但更為空前的是,這支大軍必須要隱蔽身份,悄然進軍。要給傅作義一個絕對意想不到的“大驚喜”。
夜幕降臨了,萬家燈火與星光互映,遠遠地傳來一陣陣鑼鼓聲和歌聲:“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區的人民好喜歡……”
為了迷惑國民黨的耳目,各地的慶功活動仍然如火如荼地展開著。而野戰軍的戰士們望著這片深情的黑土地,含著淚水,幸福地揮著手,各自在心中默默地向家園告別。
悄悄地,我們走了,正如我們悄悄地來。揮一揮衣袖,作別天邊的雲彩。
在錦州金城堡,三縱司令員韓先楚看了看手錶,回身問道:“各部隊都準備好了嗎?”
“好了。”身邊人答道。
“傳令各部隊,立即出發,注意隱蔽。”韓先楚揮了揮手。這支南路先頭部隊兵分左右兩路率先踏上了入關的征程,飛速插向冀東地區。
11月30日拂曉,三縱抵達長城腳下,走冷口過長城,於12月1日到達建昌,4日西渡灤河,奔向豐潤、玉田地區。南路其他部隊也緊隨而至。十縱在司令員梁興初、政治委員周赤萍的帶領下,於北鎮地區出發,於12月5日到達建昌;九縱在司令員詹才芳、政治委員李中權帶領下,從牛莊出發,12月4日抵江家屯;八縱在司令員黃永勝、政治委員邱會作帶領下,從海城一帶出發,於12月4日到達錦州;二縱在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