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第3/4 頁)
他可曾抓捕過革命同志?《國民報》上稱他為滿清奴才,換成老師被人這麼侮辱會怎麼想?陳霸先能打仗。並且為國抗敵奮不顧身,乃是國家有功之臣,若是被這麼汙衊他就算同情革命也會變成反革命了。”
陳慕白略微遲疑道:“孫文先生很快就會派人與陳霸先聯絡,只要他肯支援革命,《國民報》當然會為他捧場並且向他致歉。”
汪瑩淡淡地道:“就算陳霸先支援革命,他揭竿而起揮師入關,憑營口幾千軍隊如何成事?如果我是陳霸先,被人這麼侮辱和逼迫絕對會發表宣告,與革命黨劃清界限。”
陳慕白好奇地道:“王瑩你一向冷靜的,這次為什麼這麼激動?”
王瑩冷冷地道:“老師不用這麼看著我,陳霸先在東北浴血奮戰時我採訪過他,與他關係的確不錯。他告訴過我說他同情革命,但現在不是武裝革命的最佳時機,等到時機成熟時他會揭竿響應。不過這次被侮辱逼迫後,我不知道他會怎麼看革命黨,一個可能革命的同志就這樣被一些無知的人逼向朝廷了。”
聽到汪瑩說陳霸先同情革命,陳慕白霍然站起來道:“王瑩你所言當真?陳霸先真有革命的想法?”
汪瑩肯定地點了點頭道:“當然是真的,他說日本和俄國對東北虎視眈眈,早晚必有一戰。等到兩國開戰局勢混亂時,他就會帶兵造反,不再擔任朝廷官職。”
陳慕白一臉慎重地道:“這是個好訊息,我馬上聯絡孫文先生,若是孫文先生同意發表你的文章我馬上刊發。”
汪瑩離開了陳慕白的辦公室,她嘴角微微上翹,因為她知道自己成功了。她相信孫文肯定會同意支援陳浩,孫文一心革命,陳浩手上有近萬虎狼之師,若是真的肯揭竿而起對革命黨是很大的助力。
《華夏日報》發表文章肯定會讓《國民報》不滿,但只要孫文親自解釋,相信秦力山也能接受。這篇文章肯定是異人寫的,秦力山不一定完全支援,《華夏日報》力挺陳浩只賺不賠。
陳浩的計劃汪瑩知道大部分,所以她相信到了日俄戰爭時陳浩肯定會背叛朝廷,她也不是空口白話。她沒興趣像男人一樣殺來殺去,但她又想支援陳浩,這次她透過陳慕白聯絡孫文解決了陳浩的大麻煩。
孫文如汪瑩所料的那樣答應了刊發她的文章,第二天《華夏日報》在頭版頭條刊登了“駁華夏魂侮辱民族英雄陳霸先”的稿子。這篇文章是汪瑩的手筆,她簡單把陳浩在東北浴血奮戰的事蹟介紹了一下,然後對華夏魂的觀點逐條進行駁斥。
華夏魂就是軒轅劍的筆名,首先汪瑩認為陳霸先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從他捐獻家財到殲滅數十萬俄軍,都表現出了他是愛國青年;其次汪瑩認為說陳霸先是朝廷走狗不合理,因為他從未鎮壓過革命同志,手上沒有沾了革命同志的血。
這是汪瑩的兩個主要觀點,文章登出以後很快引起了熱議,進步人士紛紛爭論《國民報》和《華夏日報》哪家的觀點更有道理。支援《華夏日報》的人明顯更多,因為《華夏日報》創刊時間長,比《國民報》更能讓人信服,同時《華夏日報》列舉的事例很真實,讓人看了會覺得侮辱陳霸先是奴才太過了。
“玩家陳霸先,由於《華夏日報》在頭版頭條公開刊文支援你,你的聲望屬性增加了3點。”
陳浩收到系統提示才知道這件事,《國民報》的文章刊登出來後他聲望降了2點,如今增加3點,相當於賺了1點。買來一份《華夏日報》看了頭版頭條,不看署名他也知道應該是出自汪瑩的手筆,心裡不由得大為感動。
陳浩把報紙放在課桌上,很快又想到了一個問題。汪瑩的文章及時為他化解了危機,讓他不用面臨兩難抉擇,但卻有一個後遺症。
這篇文章革命人士看到是好事,但若是讓慈禧太后看到,慈禧太后會怎麼想?汪瑩強調陳浩是愛國人士立下戰功沒什麼,但為了駁斥《國民報》的觀點,她提到陳浩從未鎮壓過革命。慈禧太后對革命黨深惡痛絕,這句話絕對會挑動她敏感的神經。
不管如何汪瑩發這篇文章是好事,至少不用馬上選擇站邊了。他不公開與革命黨有牽連,慈禧太后只能是猜忌,沒有理由也不會對他下殺手。
陳浩想好了應對方式,若是慈禧進行試探,他會主動辭去營口直隸廳同知的職務。慈禧多半會允許他辭職,除了陳浩之外只有吳佩孚能讓營口將士服氣,接任同知肯定是吳佩孚。
陳浩自己擔任營口主官和吳佩孚擔任沒有區別,兩人是一條戰線上的人,吳佩孚擔任營口直隸廳同知,他在幕後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