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第2/4 頁)
會被朝廷打壓,但在辛亥年以後老資格的革命黨地位很高,軒轅劍就是在混資歷。
軒轅劍自己改變信仰後想到了一個損招,陳霸先選擇信仰君主立憲而不是君主**,是不是為以後信仰民主共和做好鋪墊呢?他越想越覺得有這個可能,信仰君主立憲可以兩面討好,前期在朝廷不吃虧,後期又可以轉變身份信仰民主共和,的確是一個很高明的選擇。
既然陳霸先打這樣的主意,那索性便讓他不痛快,前期故意炒作他成為典型,逼他馬上做出選擇。聽到沈翔雲派人與陳浩接觸軒轅劍很高興,現在的陳浩是朝廷官員,絕對不能跟著革命黨鼓吹反帝革命和排滿,若是不與革命黨接觸,在《國民報》的抨擊下名聲就會變臭成為徹頭徹尾的頑固派,以後想要轉型難上加難。
第三百零七章輿論支援
軒轅劍這一招很毒,他逼得陳浩不得不做出選擇,但不管怎麼選擇都對陳浩不利。陳浩選擇信仰君主立憲就是為了左右逢源,前期能在朝廷領取任務和擔任官職,等到辛亥革命後又能順利參加革命。
陳浩收到手下警衛送來的《國民報》露出了苦笑,他還真是勞碌命,半刻也別想消停啊!隱姓埋名來到開平武備學堂學習,以為可以清閒一段時間,卻有人透過報刊向他發起了攻擊。
陳浩得罪了那麼多人,早就有了被針對的心理準備,但對手這一招真的很毒。《國民報》的文章先是把他誇讚一通,稱他是難得的將才,然後筆鋒一轉說他沒有骨氣,甘心做朝廷的走狗。
抨擊一番之後,《國民報》呼籲他棄暗投明,揮師入關推翻清廷建立民國。這篇煽動性極強的文章讓陳浩陷入了尷尬境地,揮師入關之前秋瑾和唐群英就和他提過,如今《國民報》公開在報紙上呼籲,肯定能得到許多狂熱革命黨的認可。
秋瑾和唐群英這樣的時代女性,肯定是支援他棄暗投明的,如果他不表態估計與兩人之間的良好關係就沒了。秋瑾和唐群英說這個話題時,陳浩以北上對抗俄國人來搪塞了,如今戰爭已然結束,秋瑾和唐群英肯定認為現在是他揮師入關革命的最佳時機。
秋瑾和唐群英這兩人還好應付,反正陳浩現在不在營口,她們去了也找不到。儘管她們心裡會有芥蒂,但只要以後解釋說這段時間隱姓埋名在武備學堂學習,也能消除誤會。
最讓陳浩擔心的是慈禧老佛爺,慈溪太后現在對他本來就猜忌,看到《國民報》上的文章不知會作何猜想。要想打消慈禧的顧慮。陳浩最好的辦法是公開表示效忠朝廷,絕不與革命黨反賊為伍,只是這麼做了他以後怎麼與革命黨人來往?
陳浩有瘋狂的搶奪軍艦計劃,所以他在朝廷頂多只幹到日俄戰爭爆發,過完這段時間肯定是要與革命黨合作的。革命黨人絕對不能得罪,現在又端著朝廷的飯碗。陳浩是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陳浩暗自佩服寫這篇文章的人,刊登這篇文章既討好革命黨刷了聲望,又把他往死裡逼。儘管這篇文章用的是筆名,他首先想到的還是軒轅劍,揭竿造反的軒轅劍在朝廷沒了念想,一心轉變身份成為堅定的革命黨再正常不過。
陳浩得罪的人不少,但那麼快就能混到日本在《國民報》上發表文章,並且用那麼高明辦法對付自己的只有軒轅劍了。陳浩把自己關在屋子裡認真思索,最終決定保持沉默。等朝廷開始對付自己了再決定該怎麼應對。
香島《華夏日報》總部,汪瑩同樣拿了一片稿子找到了陳慕白,看完稿子後陳慕白搖了搖頭道:“王瑩,你這篇稿子不能發表,《國民報》與我們是同一戰線的革命同志,我們怎麼能與他們唱反調?”
創辦《國民報》的秦力山參加過自立軍,大通起義失敗後找到了康有為,因為康有為貪汙軍費憤然與其絕交。前往日本橫濱找到梁啟超後。梁啟超逃避責難離開,於是秦力山憤然與保皇派劃清界限站在了孫文一邊。
孫文對秦力山等人創辦《國民報》是樂見其成的。所以陳慕白稱他們為革命同志,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汪瑩發表文章的要求。汪瑩的文章內容是在為陳浩辯解,逐條駁斥軒轅劍文章的觀點,陳慕白認為發表這篇文章可能讓《國民報》產生誤解。
汪瑩不是一個輕易放棄的人,她固執地道:“陳老師,我的文章寫的全部是事實。哪裡有問題你可以指出來,不對的地方我馬上修改。”
陳慕白苦笑著道:“《國民報》的文章也有一定道理,陳霸先若是肯革命就是我們的同志,若是不願意革命自然就是敵人。”
汪瑩冷笑道:“陳霸先可曾鎮壓過革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