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第1/4 頁)
而這時候,遠處移來的半月圈不時的破碎,偶爾有一兩個灰白的脊背lù出水面,衝向圈中的魚群。
漁民們依舊沒動,等到江水大約翻滾了一盞茶的的工夫,這才紛紛的吆喝著,手中的木棍在船幫上梆梆的敲了幾下,又停歇了一會,這才起網。
漁民們敲這麼幾下後,就見那些灰白脊背組成的半月圈一下就散了,但並沒散遠,而是在外圍翻騰著,不時的從水中探出個大脊背來,然後又鑽到水裡去,但都是離了漁船有一段距離,並不是衝到魚群裡衝到魚網中去。
只見幾乎每條漁船起的網上,都是滿滿一兜的魚,這時候網是張開的,大家才發現,這些漁民用來捕魚的網的網眼比起其他地方要大了許多。
網眼越大,漏網的小魚也就越多,這個道理大家都是明白的,再見到那一網網滿當當的魚,大家也就知道為什麼要用大眼網了,有那麼多大魚,小魚又要來做什麼?
起了網的漁民並沒走,而是都將網中的魚倒到船倉裡,有人就開始挑撿,不時的拿一一條小魚,用木棍敲一下,將魚敲死或是敲暈,然後就吆喝著拋向那些灰白脊背。
這一幕,就連見多識廣的孫思邈也看得目瞪口呆,他只見得每當那些漁民丟擲去的小魚一接觸水面,就有一條或是幾條脊背灰白sè腹部是白的,嘴巴尖尖,渾身無鱗光滑的丈許長大魚吱吱叫著躍出水面,嘴巴一張就接了小魚落回水裡。
難道剛剛那半月竟然是這些大魚組成的?這些池州人捕魚方式也太怪了,太省力了,太不可思議了,從來只聽說獵戶有獵狗幫著捕獵,沒想到今天竟然給他見識到了能幫漁人捕魚的大魚,難道說這些個大魚也是如獵狗一般的從小就人工養熟了的?
孫思邈很不解,讓軍士去把一個漁民叫來問個清楚,那漁民起初很是有點不樂意,因為其他的漁船已經起錨準備另尋一處地方捕魚了,他也想跟去。但這叫自己去問的船,那可是去建安的,說不定是和宣德郎有什麼關係的人呢?不是的話是不會扯上這麼一面旗的,所以也就過來了。
等到聽說這是老神仙的船,老神仙這是要去建安瞧瞧宣德郎的,那漁民撲通一下就給孫思邈跪了下來:“老神仙,您老可要好好的瞧瞧宣德郎,若是宣德郎的病能好了,某等心中方能安啊。”
王況得了絕症的訊息,經過李老2那麼一大張旗鼓的宣傳,幾乎全天下都知道了。
想不到這宣德郎不光是在建安如此的受人愛戴,就是這池州人也是這麼愛護他,孫思邈心中又給王況加了一分。
詳詳細細的問清了他們的捕魚方式,這才知道,這捕魚法子竟然也是王況傳授的,那大魚是江豚,極其的有靈xìng。漁民們將船圍成半月形後,敲一下船幫,那是通知江豚的,意思是船已經到位置啦,你們也可以準備準備了,等到再沒敲擊聲了,那些江豚就會從遠處也圍個半月圈,將水中的魚聚攏起來往漁船的方向趕。
兩個半月圈一合攏還要等盞茶的工夫,那是要給江豚留點時間進食,為了防止網誤傷到江豚,起網前就要敲兩下船幫,通知江豚說,這邊準備起網了,然後江豚得了訊息,就會散遠一些。
不過江豚並不會走遠,一是水中還有不少的魚,二是知道漁民們還會丟魚給他們,所以它們只在外圍遊弋。
等到漁民再敲船幫,吆喝著將魚丟進水中,那些剛剛沒吃夠的江豚就會躍出水面接住漁民們拋過去的魚。
而漁民們收工之後,還是會再敲幾下船幫,那是或通知江豚說收工了,或是通知說再換個地方撈一網。敲幾下代表什麼意思,那都是有講究的。
“初時,只有那麼幾個漁民信宣德郎的話,按了宣德郎說的去做,剛開始,並沒什麼效果,但是時間一長,他們發現果然如宣德郎所說,那些江豚熟悉了敲船幫的聲音,漸漸的就有越來越多的江豚配合起漁船來,後來這個法子就越來越廣的傳了開,如今池州一帶的漁民幾乎每天的捕獲量要比以前高了許多。”
“那你們這捕的魚越來越多,不怕將大江裡的魚全撈完麼?”
“宣德郎說了,只要將網眼開大了,放走小魚,只要大魚,小魚總是會長成大魚的。”那漁民憨憨一笑,撓了撓手臂:“宣德郎還說,這魚捕得越多,魚價就越賤,因此上,每當魚價一賤下來,某等就會減少捕撈次數,或是歇一段時間不撈了,等到魚價上來了再撈。反正以前撈的,養活一家子也是容易得很。”
“還有就是每年開chūn後一直到夏初,某等都不撈魚的,家裡還有田地要種呢,宣德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