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4 頁)
到此時,已經將一切盡收眼底,她心裡有些發酸又有些得意。終於還是亂起來了,後宮就是後宮,不管天子是誰,誰為後誰為妃,只要是後宮,就不可能保持永遠的平靜。
“這都扯到哪兒去了。看這些菜都涼了,真怪可惜的。”仁憲太后對眼前發生的一切似懂非懂,但是她知道作為皇太后什麼時候要沉默而什麼時候又必須要開口,“咱們這還是第一次在宮裡過這個中和節。昨兒端敏還纏著哀家問為什麼民間要管這個節叫龍抬頭,還真給哀家問住了。端敏,你這些個皇嫂,可都是有學問的,你還快去請教,也好長長見識。”
端敏立即配合,她索性湊到孝莊身邊,“我不問她們,我就問老祖宗,老祖宗一定比她們說得都好。”
“你這丫頭!”孝莊笑著拍了拍她的臉,“你是不好意思問,論年紀也跟這幾位娘娘差不多,可這脾氣、見識卻差遠了。”
“誰說的。”端敏故意賣乖,“我可是在皇太后和老祖宗您身邊長大的,誰若說我見識少、脾氣差,就是君、犯上、大不敬,我非讓我皇上哥哥重重辦她們不可。”
大家看她裝瘋賣巧,都配合地笑了笑。
剛剛的不快,彷彿隨風而去。
隨即,話題重新引至關於龍抬頭,皇上春祈以及京郊農家人對年景的祈盼上來。
“民間流傳‘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這一天以後啊,農家就可以準備春耕播種了。”孝莊的聲音舒緩而沉靜,透著與往日一般無二的莊重寧靜。
“聽說,‘龍’此時可以抬頭抖動身子下一場透雨,以滋潤土壤。是真的嗎?今天可是沒下雨呢!”端敏很是執著。
“要麼說要春祈呢,就是要祈禱這場春雨。”孝莊耐心地解釋。
端敏把目光轉而盯著皇上。“皇上是天子,也是龍,皇上哥哥今早已經上先農壇祈禱過了,為什麼還不下呢,難道天上的那個龍王不聽咱們眼前的這個真龍天子的話!”
“端敏,這話說得太逾越了!”仁憲太后突然變了臉,她還從未在人前這樣嚴厲過。
“敏格格果真勤敏好學,只是事事沒有定論皆有變數,就像這二月二龍抬頭,並非是指今日一定有雨,而是從今天開始,雨水漸多的意思。”皇后再次開口,情緒已然如常,她走到太皇太后身前拉過端敏的手,細細地講著,“咱們北邊好多地方在二月二日早晨起來後,農家人會找來長竿敲擊房梁,為的就是把沉睡了一冬的‘龍’喚醒,醒了以後,大地重綠,慢慢回暖,雨水也自然會多起來。”
端敏點了點頭。
“除此以外,還有一句民謠‘二月二,接寶貝,接不來,淚珠兒流’。”福貴人烏蘭接語道,“二月二在北方,還是回孃家的日子,這個時候是許多人家團聚的日子。”
她的話,讓剛剛緩和的氣氛又沉寂起來。
所有人,不僅是東珠、仁妃、賢貴人、甚至是太皇太后、皇太后,都陷入了暫時的離愁別怨中,回孃家,這是尋常女子期盼的,又何嘗不是她們這些後宮妃嬪們渴望的呢?
只是一入宮門,再難自已。
康熙的眸子掃過眾人,最終定格在東珠的面上,此時,他才明白東珠今日為何要來赴宴,她應當是想回家。
還能讓她回去嗎?
好像自長公主入殯之後她回宮也沒幾日,在宮裡剛回來幾日又待不住了?
突然有些怨她,就這麼想出宮?
不知不覺,面色沉了下來,
不知不覺,嘆了口氣。
卻不知,天子的這一聲輕嘆,驚嚇了多少人。
除太皇太后、皇太后以外,所有人都離座下跪,口稱惶恐。
第三十五章 春龍抬頭前路崎
一場家宴,在並不和諧的氛圍下結束,康熙命后妃們先行離去,自己則在慈寧宮中陪著孝莊煮茶。
“今兒的宴席,皇后費心了。”孝莊意味深長地說著。
“可惜弄巧成拙,反為他人作嫁衣。”康熙吹開杯中的浮茶抿了一口,淡漠說道。
“那也未必,這樣一來,皇上不是可以藉此看清楚很多人、很多事嗎?再者,水至清則無魚。今兒總算有了點兒動靜。”孝莊悠然說道。
“也許吧。”康熙顯得有些漫不經心。
“皇上看來是乏了,還是早些回宮安置吧。”孝莊原本還想多說些,但是看到康熙已經心思不在,故要提早打發了他。
“是。孫兒告退。”
出了慈寧宮並未坐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