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3/4 頁)
經沉沒的三艘戰艦,法國遠東艦隊主力只剩下三艘鐵甲艦,七艘一等巡洋艦,五艘二等巡洋艦和兩艘三等巡洋艦。
鐵甲艦分別為旗艦斯特拉斯堡號中央裝甲堡式裝甲巡洋艦,拉加利索尼埃號腰炮房型裝甲巡洋艦和阿塔朗特號圍甲炮臺式裝甲巡洋艦。
七艘一等巡洋艦分別為科貝爾號一等巡洋艦,杜居土路因號一等巡洋艦,費勒斯號一等巡洋艦,拉佩魯斯號一等巡洋艦,奈伊號一等巡洋艦,德斯丹號一等巡洋艦,普利莫蓋號一等巡洋艦。
五艘二等巡洋艦和兩艘三等巡洋艦就是以雷諾堡號二等巡洋艦和尚普蘭號二等巡洋艦為首的等等了。
值得一提的是,法國遠東艦隊的總司令孤拔趁著平海艦隊把精力大幅轉移到另一邊時,冒險乘坐小艇登上了碩果僅存的凱旋號裝甲巡洋艦上,然後全速滿功率逃離了危險區域。
而傷痕累累動力受損的巴雅號則只能無奈留下充當炮灰替逃離的凱旋號吸引火力。至此,孤拔制定的兩面夾擊的戰術宣告破產,但是定衛二號舵機的損壞卻以另外的形式與意義把平海艦隊釘在了原地。
不得不說有時候命運就是這麼的奇妙,陰差陽錯的孤拔還是基本完成了既定目標——尋求雙方主力之間的正面決戰。
法國遠東艦隊主力。
裝彈完畢,密集的炮聲再次從法國艦隊一方響起,如雨打芭蕉叮叮咚咚,又有五發炮彈落在了定海號的側弦主裝甲帶上。
這就是無畏艦的優勢了,相比於同時期其他的各類鐵甲艦,定海號的幹舷要高得多。
就好比小土牆和高聳的城牆,離得越近,大炮越過城牆的機率遠比土牆要低,這就使得定海號側弦裝甲的作用被髮揮到極致,至少有七成的炮彈會落在側弦主裝甲帶上
而且幹舷越高,艦艇的儲備浮力也就越大,航行也就越安全,就算被命中要害也不至於連放下救生艇的機會都沒有就整船沉入海底了。
定海號內,被炮彈擊中後微微震動的艦體根本沒有影響到計算操作員高速運轉的大腦,透過測距機測得的資料很快的被換算成敵我兩艦的距離,然後被報話員傳給炮手。
接下來就是考驗炮手的時候了。目標速度是多少米每秒,目標移動方向是向前向左或向右,主炮仰角度數該是多少;炮彈出膛後按照這個仰角水平直線飛多遠曲線飛多遠,風速是橫向、逆向還是順向,都在瞬間被精英炮手們所解析。
橘黃色的光芒再次自定海號上黑洞洞的炮口閃現,大炮發出憤怒的咆哮,不到一千五百米的距離炮彈是轉瞬即到。
一枚來自定海號主炮的260毫米口徑的高爆彈由於距離過近被炮手壓得過低的緣故,落在了距離阿塔朗特號圍甲炮臺式裝甲巡洋艦側弦十米遠的海面上。無疑的,這樣的角度這樣低伸平直的彈道造成的結果是直接在水中命中。
而這種近失高爆彈恰恰是水線下裝甲比較薄弱的鐵甲艦剋星,因為有時他甚至比直接命中造成的水線下部損傷更為嚴重。
空氣中炸彈爆炸的能量會透過空氣壓縮而威力急劇減少,但是炸彈在水中爆炸時,水是不可壓縮的,能量會被充分傳遞。同時當量和距離下,水中爆炸威力是空中的數百倍。
再加上“水錘”效應和海水的二次傷害,這發近失彈完全發揮出了魚雷所應該起到的作用,強烈的爆炸使得阿塔朗特號的艦體和龍骨大受損害,海水開始以驚人的速度不斷的湧入艦體之中。
被逼無奈之下,阿塔朗特號鐵甲艦上的官兵們不得不一邊打著“離隊自救”的旗語一邊在內部抽水修補甲板。
阿塔朗特號的艦長甚至作出了最壞的打算,命令把船開往最近的小島以便在該艦實在不行之時,把其擱淺在淺灘之上。
再損一艘戰艦,而且還是一艘作為絕對主力的鐵甲艦,斯特拉斯堡號中央裝甲堡式裝甲巡洋艦上的艦隊指揮官麥格雷心中當即一沉。
在開戰之前,任誰也不會想到偏居一隅的南臺海軍居然裝備有如此威力的火炮。只有在開戰之後,站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之中,看著一艘艘寶貴的戰艦沉入海底,才能確信南臺海已經掌握了遠超作為列強前列的法國的火炮製造技術。
以法國的強大生產力,船沒有了可以再造,但是那些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的海軍官兵沒有了,又如何是短時間內能夠彌補得了的。
老兵也是一種財富,沒有了他們,法國海軍將會淪為二流,像這樣整船整船的連船帶人鮮有生還的葬入大海,任何大國都傷不起啊!
麥格雷知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