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4/4 頁)
“這是二號嫌疑人,總體來說還比較正常。”趙局長說,“這個人29歲,未婚,也沒談女朋友,性格內向,平時沒有什麼愛好,唯一的愛好就是打網路遊戲。他原來是龍番工程學院的學生,後來因為作弊,被學校開除。明明可以做一個設計師,最後卻成了一名基層工人。經過外圍調查,這個人平時與人為善,鄰居都挺喜歡他。”
“那他為什麼是嫌疑人?”林濤問。
“之所以把他列為嫌疑人,是因為四起案件的案發當天,都恰逢他休息,所以不能排除他的作案時間。”趙局長說。
我盯著螢幕,螢幕裡一個穿著工作服的人在來來回回地走。
“下面,就是三號嫌疑人。”趙局長說。
“不用看了!就是他乾的!”我陰沉地說道。
我手心攥得全是汗,牙齒咬得都快碎了。我的心中有一團火,此時此刻像是要穿透眼前的螢幕,將那裡面的惡魔活活燒死。
“為啥那麼肯定?別武斷啊!辦案不是兒戲。”林濤說,“鐵路維修工人就那麼小一個圈子,抓錯一個,就可能會導致真兇逃跑啊。”
“就是他乾的!”我斬釘截鐵地重複了一遍。
“說說你的理由啊老秦。”林濤說,“之前,你也是這麼武斷地說老八肯定不是兇手,究竟有什麼依據啊?”
“步伐。”我說。
“步伐?”趙局長插話說,“利用步伐來進行個體識別,國際上都還沒有認可吧?我們是不是該保險一些?”
“沒有得到認可,並不代表不科學。”我說,“比如說測謊技術,也沒有得到法庭科學的認可,但是實踐運用卻是對的多、錯的少。”
“我看這個人的步伐很正常啊。”林濤說,“沒覺得他有什麼異常啊。”
“步伐這個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我不知道怎麼去敘述自己的判斷,“但是我相信我絕對不可能看錯。”
我說不出依據,卻固執己見,這讓整個會場陷入了沉寂。專案組的偵查員們都有些手足無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