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還不快射?”商陽這才慢條斯理地從揹包裡拿出弓,卻仍遲遲不射。棄疾急了:“再不射就讓他跑了。”商陽沒辦法,只好搭上箭,嗖的一箭將敵人射倒,又馬上將弓放回包裡。駕車的御者接著催馬追其他敵兵,他是個一級棒的好車伕,不多時又被他追上一個,商陽這回仍想裝憨。棄疾卻搓著雙手,興奮地催他:“又一個,快,快射。”商陽無奈,只好把弓拿出來又射……就這樣一連射死了三個,每射死一個,都要捂著眼睛表示哀悼。當第三個吳人死在他箭下後,他還弓入囊,對車伕說:“回去回去,我在楚國,不過是個低階貴族,朝會時沒有座位坐,燕飲時也沒資格上臺階參加。我憑什麼這麼賣力啊。”
就連當官的也這麼錙銖必較地計算利益,老百姓平時不但沒薪水,還要納稅,憑什麼幫皇帝去打仗?那時候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祖先還不知在哪個森林裡打獵,為解放全人類而奮鬥的理想還沒誕生,無法透過它喚起中國老百姓莫名其妙的打仗熱情。
劉恆看了奏疏,大為感嘆,越發欣賞晁錯。十五年,他下詔選舉賢良文學士,晁錯因為名聲鼎盛,被平陽侯曹窋、汝陰侯夏侯灶、潁陰侯灌何、廷尉宜昌、隴西太守公孫昆邪聯合保舉為賢良文學士。晁錯熱血沸騰,感到了莫大的榮譽,正逢劉恆又下詔廣求言路,晁錯再次熬夜趕寫了一篇稿子,對皇帝暢談自己對朝政的看法。劉恆仍舊十分激賞,同時對策的有上百人,晁錯被評選為第一名。大家都認為,除了死去的賈誼能跟晁錯比肩之外,天下確實再也找不到比晁錯更牛的人了。因為這篇文章,晁錯的職稱問題也解決了,他被破格擢拔為中大夫,秩級上升到了千石。
小章:第二集
文帝十四年冬,匈奴老上單于帶著十四萬騎入蕭關,殺死了北地都尉孫卬,甚至連漢朝的回中宮也燒了,邊境的烽火一剎那間紅遍了長城內外,延伸到了漢朝著名的避暑離宮――甘泉宮。劉恒大驚,拜中尉周舍、郎中令張武等為將軍,徵發革車千乘、騎卒十萬防守長安,又拜昌侯盧卿為上郡將軍,寧侯魏遬為北地將軍,隆慮侯周灶為隴西將軍,屯守北地、隴西、上郡三郡,並且想御駕親征,群臣苦苦勸阻,劉恆不聽,最後薄太后親自出動,堅決阻止,劉恆才打消了這個念頭,於是拜東陽侯張相如為大將軍,成侯董赤和內史欒布為將軍,征討匈奴。老上單于在塞內燒殺搶掠了一個多月,才打著飽嗝,心滿意足地班師回家了,漢朝的兵馬慢騰騰地出塞佯裝追擊,終因實力不足,很快鳴金收兵,對匈奴人沒有造成任何傷害。
劉恆心裡也很不痛快,匈奴人來漢地,就像到自己家裡一樣,想來就來,想走就走,要是在現在的民主國家,說不定政府就會倒臺。好在那時通訊不發達,老百姓也沒有民族國家的概念,不懂得什麼叫民族恥辱,所以也無所謂。
雖然老百姓不在意,可是皇帝不能不在意,因為他是統治者,這是他的江山。對老百姓來說,誰來統治,都是一樣的納稅交田賦,你劉恆比人家老上單于也未必強到哪裡去。當然,以我們後世的眼光來看,老上單于統治會比劉恆統治更野蠻一點,因為遊牧文明究竟比農耕文明落後,不上檔次。劉恆當然也沒有這麼先進的思想,認為自己來統治中國,就代表了先進的生產力,代表了先進文化,代表了更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說不定人家老上單于來統治中國,房價還會便宜一些,因為匈奴人是習慣住帳篷的。劉恆所憂慮的是,一旦匈奴殺進來,把自己俘獲了,自己這個皇帝就當不成了。所以他整天悶悶不樂,卻計不知所出。
這天,他坐著步輦經過郎署,也就是郎官們在未央宮內值班的地方,看見一個鬚髮斑白的老頭子在裡面伏案工作,劉恆非常奇怪,這是哪來的老頭子,這麼老了還不退休,外面年輕便宜的壯勞力有的是,我有錢為什麼僱這麼老的人?(郎官都是自籌經費,不需要政府僱)三十五歲以上都不應該考慮才是。不過他究竟是領袖,不能那麼勢利,於是就下了步輦,走進去,親切地問道:“父老,您為什麼這麼大年紀還當郎官啊?老家在哪裡啊?”
馮唐看見領袖發問,心裡暖洋洋的,馬上回答:“臣老家是趙國,從父親那輩起徙居代國。漢朝建立後,又徙居安陵。”
劉恆更開心了,原來還是代國人,那可是自己當過王的地方,是革命老區啊,是自己的革命根據地啊!劉恆感慨地說:“當年我當代王的時候,我手下的尚食監(掌管君王膳食的官吏)高祛經常對我談到趙將李齊的賢明,說他在鉅鹿大戰的時候是何等的英勇,我每次吃飯時,聽他提到李齊,身在食案之前,心卻馳於鉅鹿之下。父老您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