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那咱們到外頭去撫琴吧,別吵著我嫂嫂。”
那琴譜略有些難,花了小半個時辰,我方才完整彈了出來。
一曲終了,衛玟很是期待地看向我,“姊姊可喜歡這首琴曲?”
我搖了搖頭,“初聽動聽,但餘韻不足,不過是首平平之作。玟弟,你寫詩作文天賦一流,可於這琴樂上,卻實在是眼光平平。”
衛玟的腦袋立刻耷拉下去,悶悶地道:“我已經在琴樂上狠下了一番功夫,每日都要撫琴兩個時辰,可還是比不上姊姊。我千挑萬選的琴譜,沒一個能入得了姊姊的法眼。”
我心中一動,忙道:“既然你幫我挑不出合我心意的琴曲,不如帶我自己去挑如何?”
衛玟遲疑道:“我這些琴譜都是從坊間所得,若是帶姊姊去到那些地方去,只怕不大好吧……”
我笑道:“誰說我要你帶我去坊間了?我是想去蘭臺挑些琴譜。你幫我找來的這些譜子都是新制的琴曲,雖然新奇,但我還是更喜歡古曲。不如,明日你陪我到蘭臺去一趟,如何?”
說服衛玟與我同去蘭臺,只是我的第一步。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寶貝兒們的留言哈,愛你們!咱們今天繼續開八三國時的著名美人哈
三國時期,最最出名的美人非貂蟬、甄氏和江東的大喬、小喬這四位莫屬,堪稱四大美人。可惜這四位美人的命都不怎麼好。
大喬、小喬雖然嫁得好,江東最出色的兩名鑽石男青年,都被她們姐兒倆給娶到手了,可惜那對好基友都不長命,早早的讓姐妹花守了寡。
甄氏,就更不用說了,原本嫁了個貴婿,可惜被人給滅了,順便把她也給搶了,搶到手還不珍惜,最後又把她給賜死了。
至於貂蟬這位被封為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大美妞,其實在正史《三國志》裡是木有她的名字的。《三國演義》裡關於貂蟬的描寫極為傳神,可惜沒給個結局,只寫到她最後跟了呂小布,然後小布同學被曹老闆滅了,貂蟬MM就再也木有了下文。有一種民間傳說是關公月下斬貂蟬,她是被關二爺給咔嚓了。
所以,所謂的三國四大美人,其實史書所載的只有三位,就是“江東有二喬,河北甄宓俏”。
但在《三國志》裡,甄氏並不叫甄宓這個名字,史書上只有一句“長女姜,次脫,次道,次榮,次即後”,沒說她到底叫啥,後文要麼叫她甄氏,要麼叫她甄夫人、甄后。後來可能因為跟小叔子曹植的《洛神賦》扯上關係,大家就把宓妃的宓字作為她的名字,也有叫她甄洛的。
因為還要碼文,今天就先八到這兒,明天接著八甄美人的生平,是否真的和曹植同學叔嫂相戀,以及最後的死亡之迷哈!寶貝兒們期待嗎?
第8章 荀淵
作者有話要說: 特殊提示,因為有讀者反應這章看不了,再更新一下試試能不能解鎖,不是偽更哈
今天加更一章,驚不驚喜,意不意外,一是為了修改前頭幾章的bug;怕你們以為我偽更,二是為了湊足申榜的三萬字。求表揚!
今天文裡提到的西極石蜜,是漢代時印度人發明的蔗糖,透過張騫通西域進入中國。在此之前,中國人是吃不到蔗糖的,只有麥芽糖可吃。漢朝人把這種比麥芽糖甜得多的美味稱為“西極石蜜”,著名文青魏文帝曹丕(算是本文男主的原型吧)曾點評道“南方有龍眼、荔枝,寧比西國葡萄、石蜜乎?”在他看來龍眼、荔枝完全比不上印度進口的蔗糖。崇洋媚外!
女主懟荀淵那段,也是根據史書改編的,史載甄后“年九歲,喜書,視字輒識,數用諸兄筆硯,兄謂後言:“汝當習女工。用書為學,當作女博士邪?”後答言:“聞古者賢女,未有不學前世成敗,以為己誡。不知書,何由見之?”
最後,有喜歡三國的親們可能已經看出來女主姨母的原型之一是誰了,沒錯,就是三國裡張繡的嬸嬸鄒氏。曹老闆拿下宛城後,某蟲上腦,就問手下人哪裡有漂亮MM呀,手下人就把鄒氏獻上去,然後的然後,曹老闆就把自己的長子和侄子還有愛將典韋全給禍禍死了。鄒氏的結局史書上沒寫,老版三國裡那一段拍得超讚,特意給鄒氏安排了一首插曲《淯水吟》:
我本飄零人,薄命歷苦辛,
離亂得遇君,感君萍水恩。
君愛一時歡,烽煙作良辰,
含淚為君壽,酒痕掩征塵。
燈昏昏,帳深深,
淺淺斟,低低吟。
一霎歡欣,一霎溫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