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2/4 頁)
來的茶葉,還有她泡茶的方法後,真的很驚訝。
“師兄請品償。”
“這是什麼茶,從未見過,沒新增任何佐料,卻茶香濃郁撲鼻,真真是聞所未聞。”魏徵嘆道。
“此茶名為龍舌,產自淮南**山獅子峰,從採茶到製茶乃至泡茶,全然不同。”凌雲介紹道。
魏徵端起茶,小抿一口,慢慢品償,果然與以前償過的茶完全不一般,初時苦,回味甘。
“凌雲師弟這是準備去哪?”一杯茶過後,魏徵和凌雲之間已經相當親近了。
“實不相瞞師兄,在下新授晉王府兵曹參軍一職,受晉王之令,正要前往遼東。”
“去遼東?”魏徵有些驚訝,既驚訝於凌雲如此年輕,居然就擔任了晉王府的兵曹參軍,兵曹參軍是從七品官,看起來不高,可晉王是朝廷得數的大藩強藩,晉王府的兵曹參軍,自然也是晉王的心腹要員。魏徵的父親當年出仕最起初,就是給兩位郡王做參軍。同是參軍,郡王的參軍可比不上親王的參軍。這下他心中越發認定凌雲身世不簡單,可想來想去,又想不出朝中有哪個姓風的豪門。另一面,他又驚訝於凌雲此行的目的,居然要去遼東。據他聽到的訊息,最近北方可是不**穩的。“聽說遼東即將有戰事啊?”
凌雲笑笑:“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麒麟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魏徵整個人都頓在那裡,喃喃唸誦著男兒何不帶吳鉤這首詩,每念一遍,心中的熱血就沸騰一分,豪氣更壯。他想到了中落的家族,想到了當今的軍功最重,想到了山東士人的被打壓,想到了棄筆投戎。他沒有想到,剛剛還讓他覺得貴氣無比的這位風師弟,居然轉眼就給了他一種豪情萬丈的感覺。
“玄成師兄,可願與某共赴遼東,萬里覓封侯?”
魏徵心中激動,面色脹紅,呼吸都有些粗重,整個人似乎有些喝醉了酒一般的感覺,他仔細的凝視著凌雲,良久,終於一拍茶几,大喝一聲,“好,棄筆從戎,萬里覓封侯,某隨你一起共赴遼東!”
凌雲微微而笑,心中卻比魏徵還激動,沒有想到,魏徵居然被一激而起,真是讓人驚喜啊。他身邊這麼多未來的猛將勇將,還真就缺少像魏徵這樣的謀士軍師呢!
第82章積銷燬骨
汴河船上,凌雲望著站在船頭壯懷激烈的魏徵,面有得色。
王保拎著酒袋邊喝邊走過來,“當初三郎總說那個王通如何厲害如何厲害,我還不相信。沒想到,那小先生還真不枉你當初特意跑到河東龍門去聽的幾次課,剛剛只報了他的名號,居然這麼輕鬆就拉攏過來了一位士子隨行北上。鉅鹿魏氏,可是山東士族名門呢。”
凌雲怔住,難道自己真的去河東聽過王通講課?不會這麼巧吧,自己知道王通,還是因為魏徵和房玄齡曾經一起在王通門下做過同窗,甚至李靖也曾在王通門下聽過課。史上這位王通自比孔聖人,後來的三字經中就把他列為諸子百家中的五子之一,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可聽王保的意思,自己以前好像還真的去河東聽過課,做過王通的旁聽學生。巧合,只能是巧合,凌雲笑笑,卻沒有表露出來。只是心中在想,王通這麼多著名的弟子,自己有沒有相識相熟的呢?他可是記得,唐初一眾大臣中,除了溫彥博、杜淹、薛收等重臣曾是他的弟子外,房玄齡、魏徵、李靖都是他的旁聽學生,甚至還有如王珪、杜如晦、陳叔達等這些唐初重臣,也都是王通往來的友人。
隋唐之際,王通可謂一代名師。
也許,自己以後可以再和王老師聯絡聯絡,或者和那些同門師兄弟們多聯絡。這些同窗,隨便一個,將來都是不得了的人物啊。
當凌雲得隴望蜀的時候,江南的揚州淨街鎖門宵禁的鼓聲已經響罷,仿京師大興城規劃建造的各個坊市都緊閉了坊門,夜晚之後,市民只能在坊內走動,不得出坊。萬家燈火次第熄滅,喧鬧的江南名城也漸子陷入沉寂。
總管府內仍有燈火,侍衛、婢女們認真的值守。
書房內,楊廣負手在桌案前來回踱步,眉頭不時挑起,顯露著他的煩悶。
守在門前的侍衛和婢女們全都屏神靜氣,大聲喘息也不敢,生怕打擾到了晉王。
夜已深,晚膳已經熱過三遍了,可晉王還沒有用膳。食官擔憂不已,只得去告之蕭妃,請她來勸說。
蕭美娘在幾名婢女的引領下緩步而來,站在門前的侍衛和婢女們都感覺鬆了一口氣,上前俯身行禮:“恭迎王妃!”蕭美娘揮了揮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