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3/4 頁)
的隴縣,很多陝西士兵不知不覺地想到了長輩們從小對他們的仇恨教育。曹躍要求士兵不要行軍過程之中因為仇恨隨意製造禍端,我們是秘密西進。
在隴縣,道分兩邊,一面是向北前往銀川,震懾銀川十三家,使其重新臣服清廷政府。另一道路是向西前往安西府,掃蕩安西十九團,打通中原和新疆的道路。按照輕重緩急,勇營應該向西前往安西府,畢竟這一夥兒賊人已經算是公然扯旗造反了。而銀川十三家不尊號令驅趕走了清廷委任的銀川縣令,又和甘軍首領董福祥有不清不楚的關係,所以叢晨和其他參謀的建議是先掃平安西十九團。
曹躍摸著下巴,笑道:“從西安府到安西府要走二十多天,要是掃平安西十九團,我們何必晝伏夜出?”
“將軍,您的意思是……”叢晨道,“您要對銀川十三家動手?”
“是。”曹躍摸著將軍胡笑道,自從陶悅表明她不喜歡曹躍的絡腮鬍之後,曹二郎就開始留起了將軍胡,頗有一點四條眉毛陸小鳳的風采,沒事總是喜歡摸著將軍胡思考,“半年前朝廷就要求我們平定甘肅,所有甘肅的民團早就知道我們會前來布威,他們早就做好了準備。我料想的是這銀川十三家之所以和甘軍董福祥走得近,便是想效仿董福祥一樣,把朝廷打疼了,打疼了朝廷之後讓朝廷招安,所以他們投鼠忌器,造反卻又不敢真的造反,不造反又想招惹朝廷。倒是安西十九團,裡面摻在了許多洋人,又阻礙了朝廷和新疆的聯絡,估計應該是收了洋人的資助,故意攔截,好由人在新疆生事。那俄國佬早就對新疆虎視眈眈,左宗棠左大人平定新疆打走了俄國佬,現在過了三十年前,這俄國佬又跳出來了。我的想法是這樣的,我們突襲銀川十三家,打他一個措手不及。他們不是想招安嗎?打疼他再招安,招安之後讓他去跟安西十九團作戰,讓他們狗咬狗。”
眾人面面相覷,沒想到曹將軍不是想真的掃蕩與安西十九團作戰,而是要讓銀川十三家去打安西十九團,難怪他只帶兩千精兵出戰。
既然曹躍制定了本次西征的戰略目標,眾將便只能堅定不移地執行,即便這個目標是錯的,他們也必須貫徹始終。
顧問施耐德是唯一能夠提出反對意見的,然而施耐德本人是陸軍軍官出身,是一個標準的戰鬥專家,不是戰略專家。在軍隊之中施耐德也只是一個執行命令的軍官,很多新軍都拿洋顧問當無所不知的神一樣,事事都請教洋顧問,而在曹躍這裡卻沒有。施耐德本人倒不計較,他的手下幾個顧問卻不幹了,這麼晝伏夜出,哪裡是打仗?打仗就要光明正大,白天打仗晚上睡覺,哪裡像是如今這樣?
曹躍對這幾個唧唧歪哇的德國教官問道:“在德**隊中,什麼最重要?”幾個人不說話了了,曹躍冷笑道:“秩序,意志,作戰規則,那一項排在第一?”
“秩序。”有人小聲地回答。
“對,我是這支部隊的最高長官,在沒有做出決定之前,你們有意見和建議都可以提,有反對聲音也可以說,但是一旦決定了,所有人都必須堅定不移地執行。這是軍隊的秩序,不管是任何軍隊,都必須團結一致,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而不是說三道四。”
第157章 鎮西北(四)
曹躍義正言辭的話讓這些德國顧問很羞愧,他們是看不起中**官的指揮能力,始終認為中**人還是冷兵器思維。
但是被曹躍教訓他們不尊重軍隊秩序,當真捅在這些德**官顧問的腰眼上了,頓時一個個臉色不好看了,畢竟德國人推崇的就是秩序和服從,這讓他們無話可說,只能老老實實按照曹躍制定的行軍規則執行。
晝伏夜出,速度肯定不及白天行軍,人的精力也逐漸減少,所幸全軍都是騎馬行軍,除了戰馬累一些,人精神累一些,倒也沒有對戰鬥力影響太大。
沿著隴山過了平涼府便是寧夏府,銀川縣是寧夏府府邸所在,同時寧夏府又是黃河途徑之地,兩岸青山茂林。這個年代的西北和百年之後的西北截然不同,賀蘭山以東的寧夏府處處都是茂林胡澤,草長鶯飛,難得是一片樂土。銀川縣城便是在賀蘭山以東,黃河以西的這樣一片沃土之上建立的戶所。
銀川十三家是由寧夏府十三個家族聯合起來組建的一個大民團,擁有三萬民勇和百萬百姓。他們民風彪悍好鬥,團結一致,以銀川馬家馬元德盟主,銀川十三家民團統領叫做馬福壽,乃是甘軍董福祥手下大將馬福祥的三哥,所以雙方一直都有秘密聯絡。
曹躍大軍悄悄抵達寧夏府之後,下令全軍休整兩日,準備進入寧夏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