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3/4 頁)
楊承祖自己這隊人馬帶了不少糧食和絲綢,光大牲口就是十幾頭,那些手腳利落的漢子,既是保鏢也簡直力夫。商隊自己帶的那些後生都是年輕力壯,身體健壯。有不少人露著腰裡的兵器,楊承祖相信,如果目標合適,地點又比較恰當的話,這支商隊完全不介意客串一把強盜。
這個商隊是錦衣衛出面聯絡的,可靠性上沒有問題,楊承祖不擔心他們半路上黑了自己。只是惦記著,他們若是在半路上對商隊下手,自己是該幫一把手,還是裝沒看見?
隊伍一路奔陝西,張九富為人四海,與楊承祖甚是投契。兩人頗有些相見恨晚的感覺,張九富久走邊地,還傳授了不少生意經給楊承祖。他知道楊承祖是官自己是商,兩下里井水不犯河水,誰也搶不到誰的生意,也就沒有什麼保留,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他於這條路是走熟的,哪裡可以住宿,哪裡的飯食得味,全都能說的頭頭是道,跟著這麼個地裡鬼出門,倒是省了不少心。
這一日商隊人馬到了荊紫關,這裡是豫、鄂、陝三省結合部,素有”一腳踏三省”;”雞鳴三省荊紫關”之稱。有丹江穿境而過,為南北交通之要塞,乃是水旱碼頭,一等熱鬧的所在。
等過了這裡,就要進入陝境,張九富道:“到了這,咱們得休整幾天,讓夥計們好好歇一歇,過幾天就該他們賣力氣了,現在是讓他們痛快痛快的時候。咱們還要採辦點乾糧飲水,看看有什麼合適的貨物,也可以備辦一些。等進了陝西,就找不到這麼好的地方了。夥計們,加把勁,到了城裡,先發一次工錢。”
此地既是南北要衝,塌房、腳店、招商客棧到處都是。這張九富是走的熟的,自有熟悉的客棧居住,這家客棧地方寬綽,房間也乾淨,張九富道:
“這店房說起來,還是武定侯郭千歲的關係,根腳硬扎,住這個店房,能少許多麻煩呢。”
楊承祖這一路下來,也遇到過幾波人馬盤查,都是打著各種旗號來收稅的。這張九富也有辦法,或是拿出各種文書推搪,或是見錢不多,直接付帳,倒是沒用楊承祖暴露身份。
他也知道,這麼多人,這麼多的牲口貨物,肯定會引來人眼紅覬覦,若是這店房的根腳如此硬扎,倒是一道護身靈符,少了許多麻煩。
郭勳乃是當年開國功臣郭英之後,大明朝與國同休的勳貴,而且得算勳貴中頗有根腳的主。即使楊承祖遠在河南,也聽說過他的名號。如果這店房真跟他有關,那還真不怕有誰敢來搗亂。
“武定侯郭千歲何等了得的人物,還能看上這小店房的錢?再說了,這離京師未免太遠,郭家還能到這來做生意?”他住的自然是上房,有夥計送來熱手巾和香茶,他擰了把手巾擦著臉,問張九富道。
張九富一笑“這有什麼?連咱們天家都開著皇店,下面的人,誰還不搞點生意賺點錢使?當初劉瑾未倒臺的時候,天下塌房的生意他佔了五成以上。現如今他倒了,他建的那些塌房,就被其他幾個公公和勳貴分了。別處不說,這城裡的塌房、腳店、客棧,差不多都有京師裡的關係。”
“雖然郭千歲自己不克分身,不過他手下的管家、莊頭那麼多,誰不能出來跑這個買賣?這店房的大東家,乃是郭千歲的門子,與郭府的三管家能說上話,這個關係可算是硬紮了。要是住一般的店房,就咱們帶這貨,準得引來官差上門找麻煩,可是這店房裡一住,就安如泰山,不管是城狐社鼠還是那些衙役官差,都不敢來聒噪。”
所謂塌房,就是指存放貨物的倉庫。這時候算是個來錢的買賣,不但貨物存放要收取費用,還得按貨物價值計價收稅。官府中人,也有耳目盯著這些地方,若是有什麼要緊的貨物在那,少不得要有人過來割一割羊毛。
這掌櫃與張九富是老相識,親自過來聊了一陣,又讓夥計備了幾角酒與幾樣葷菜過來下酒。又叫了幾個袒胸露汝的粉頭進來陪著,楊承祖此時才明白過來,張九富說的要孩兒們在這好好歇一歇是什麼意思,以及那些夥計為什麼一聽發工錢那麼高興。
這幾個粉頭的姿色都屬平常,雖然身段好,面板也算白淨,可是他提不起什麼興趣,只顧低頭喝酒。張九富倒是與她們熟慣的很,打情罵翹,上下其手,與平日的形象大為不同。
那掌櫃見楊承祖不動,問道:“這位客官是?怎麼,看不上?”
張九富道:“這是我的好朋友,大貴人,人家在開封城裡都玩過的,你這就別獻醜了。該給的銀子一分不會少,不要在此羅嗦了。只管去招呼我那些夥計就是了,我們這次要多住幾天,你可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