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2/4 頁)
現在還沒顯懷,可依舊是用手輕撫著肚子,“沒有你抱著我,我現在睡不著。”
她難得的在眾人面前撒了次嬌,如仙笑道:“沒關係,承祖不在,我抱著你也是一樣。”將她逗的面紅耳赤。
如仙則大膽的在楊承祖臉上親了幾口“好弟弟,等你你這次回來,我就帶著趙氏她們幾個,與你一起胡天胡帝。”
她說的是昨天晚上,她想出來給楊承祖送行的場面,除了鐵珊瑚外,幾個女人全都被她拉下了水。即使是苗氏,都被她捉住雙手,和趙么娘她們一起被楊承祖寵幸著。
這等場景,讓那幾個良家出身的女子哪裡接受的了,卻讓楊承祖大覺歡快。也在如仙臉上親著“仙姐,這段時間,家裡就都靠你了。有什麼事就去找衛裡的人,再不成就讓人去找老盟兄,反正不能讓咱吃了虧,有什麼話,等我回來再說。”
等到大隊上了官道,張九富笑道:“楊百戶,好福氣啊。幾個娘子一個比一個漂亮,真讓人羨慕。”
“張員外客氣了,您是大富商,家裡嬌妻美婢自然是不用多說,何必來笑話咱一個武官。”
“話可不敢這麼說,我們晉商人家,講的是聚財,而不是散財。像是找女人,第一要的是能操持家業,能替男人看住錢,第二就是能生養。至於漂亮不漂亮,那倒不怎麼要緊,左右有清樓呢,想找什麼好看的,知心的,會說話的,清樓裡都能找到。找老婆,只要能過日子就好了,模樣,不算啥。”
他說話敞亮,與楊承祖倒是很談的來,行了一陣,楊承祖問道:“您這商隊我看足有六七十人,這隊伍是不是有點大?人吃馬喂,這本錢似乎不小吧?”
“沒辦法啊,這一路不太平,不多帶點人手,哪敢上路。”張九富一指“這裡面主要是揚武鏢局的鏢師,足有二十幾個,其他的夥計,都是我從老家帶的,也都是身強力壯,懂的棍棒的。咱賺的是玩命的錢,可是也不能送死不是?見了咱的人多,一般的山頭就不來打主意了,而至於大山頭,有鏢局的人關照,也不至於出問題。最可怕的,其實是官兵啊。我帶這人最主要防範的,也是官兵。”
邊軍糧餉兩乏,而且欠餉現象嚴重,經常有士兵大規模逃跑,這些逃兵有的是回了家鄉,有的就在邊地轉悠,成了最可怕的匪徒。這幹人打過仗,手上有多半帶著軍械,論戰鬥力比起普通山賊強出太多,就算武林高手對上他們,也是個送死的命。
相對逃軍,那些設卡巡檢的正軍,也同樣是要命的煞星。而且他們殺人,往往還能給你安一個韃子細作的名聲,然後殺個光明正大。
“好在天家現如今重視軍伍,于軍餉上比起以往要好的多,邊軍有了糧餉,不大為盜。一般情況下,遇不到劫路的,否則這生意我可不敢走。”張九富搖頭道:“咱這幾十人,對付逃兵、山賊都還湊合,真要是對付正軍,那可是送死。”
楊承祖默然無語,看來如今九邊的情形,跟腹裡真是沒有一點可比性。自己查這軍糧案,到時候人家只要找一夥逃兵出來,不就一了百了了?
張九富見他不說話,只當他是怕折本,又道:“不過楊百戶也不用太擔心,這生意總歸還是個賺錢的。你看啊,咱們帶的布匹、糧食還有絲綢,在邊地都是緊俏貨。我有路子,咱們把貨銷給邊軍裡的總爺,就能換到牲口和鹽,再把牲口和鹽帶回來賣了,怎麼也是能賺一筆銀子的,這個險值得冒。再說我有關係呢,正軍一般來說都會給面子,不會為難咱的。”
第一百五十章初到荊紫關
陝西靠近河套地區,是大明一個重要的茶馬貿易區域,乃至從絲綢之路來的商人,也要從陝西過境。這些人對於大明的茶葉、絲綢、藥材、瓷器都有著迫切的需要。
至於蒙古,那更是什麼都缺,什麼都要。蒙古人手裡有大批的牲畜,花馬鹽池則盛產青鹽,這些都是上好的交易品。
大明朝如今開中法已經敗壞,而綱引法大行其道,鹽商們靠著手裡的鹽引,壟斷食鹽貿易,鹽價飛漲,已經嚴重影響了百姓的生活。大明百姓的收入,根本吃不上正規鹽店裡賣的鹽,大家想要食而有味,就只好去買私鹽。
雖然販賣私鹽風險大,但再大也大不過邊貿,這幹人敢冒這個風險闖陝西,還在乎倒賣私鹽麼?張九富又介紹道:
“除了這些,陝西那邊還有羊毛,那也是緊俏貨。秦王府手裡有大批的羊羔,每年都會賣一大批羊毛。我聽說眼下陝西那邊有人高價收糧食,咱這批糧食到了地方,就能賣個高價,這生意有掙無賠,百宰只管放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