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第2/4 頁)
漢室先帝骨血,皆為正統。如今江北之漢帝,橫掃函谷關以西,輕取袁術,袁紹之覆滅也在旦夕之間,其仁德更是為天下百姓所樂道,號為大德仁君,其真漢家之真龍也。如今漢軍勢大,陛下又為漢室嫡系血脈,既來招降,不如從之,既可保江南百萬之眾免於兵禍,也可全了主公忠義之名,光宗耀祖,何樂不為?”
他越說越高興,說得神采飛揚,津津樂道,卻不見孫策的臉色越來越黑,眼中的殺氣越來越盛。
孫策靜靜的聽他說完,默然的擺了擺手道:“子布之意,且容商議,不知其他諸公尚有何高見。”
話音剛落,一人冷笑一聲站了起來說道:“子布為自家老小計,而誤將軍耳。昔日老將軍對偽帝忠心耿耿,先是助其驅逐董賊,免於傀儡之尷尬,後在北氓山之亂時更是捨命相護,不惜與袁氏兄弟交惡,結果如何?先帝為何而攻伐劉表,為何而不幸夭折,諸位應當心知肚明。如此無道之君,豈可降之?黃蓋願隨將軍與昏君決一死戰,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接著又有一人挺身而起:“昔日我等四人隨主公南征北戰,情逾兄弟。如今祖將軍和韓將軍不幸戰死,老將軍也含冤而去,全拜昏君所賜,若將軍果要降於漢帝,程普願以頸血濺於此堂。”
孫策聽了之後沉默了半響,突然拔劍而起,一劍將案几砍下一角,激聲道:“吾與昏君,勢不兩立,再敢言降者,如同此案。”(未完待續。。)
第二百四十六章 臨江賦詩
江風獵獵,江面一望無際,浪濤滾滾東去。
孫策站在樓船的甲板上,望著對岸暗自出神,一襲披風在江風的吹拂下,飛揚翻卷。
江面上水霧茫茫,他的眼中也充滿迷茫之色。
身後響起腳步聲。
孫策沒有回頭,只是淡淡的說道:“子敬來了。”
魯肅一襲青衫,手執羽扇,對著孫策彎腰一拜道:“見過主公。”
孫策擺了擺手,沒有回頭,依舊靜靜的望著江水。
許久,他才輕聲嘆道:“子敬以為此戰如何?”
魯肅遲疑了一下,低聲道:“六四之勝算。”
孫策霍地轉過身來,雙目一凝:“誰六誰四?”
魯肅朗聲道:“主公四,漢帝六。江東水軍天下無敵,但漢軍三倍於我軍,又兼有荊州水軍相助,但若僅如此,則江東七,漢軍三而已。然則……”
魯肅說道這裡,稍稍停歇了一下。
孫策雙目逼視著他,喝問:“然則又如何?”
魯肅道:“然則漢帝終究是當朝天子,大漢正統,此道勝也;又兼有涼州、司隸、豫州等地,如今兗州又被其兼併大半,而幽州和幷州均臣服於其麾下,此勢勝也;漢帝自迴歸帝位以來,橫掃李儒、韓遂、袁術和西域番王,戰無不勝,此威勝也;漢帝光施恩德,澤被四方,江北百姓盡尊其為大德仁君,此德勝也。有此四勝,主公佔四成勝算已經勉為其難了。”
孫策眼中殺氣一閃。厲喝道:“你莫非想勸我投降麼?”
魯肅淡淡一笑:“魯肅若降,不失為太守之職、將軍之銜。主公若降,下場不會比袁耀好多少。莫說主公尚有四成勝算。就算只有一成勝算率,也要拼力一搏,魯肅願與主公同生共死,與漢帝決一死戰。”
孫策的神色稍稍緩和下來,遙望著水霧中的對岸,眼中露出痛苦的神色,斬釘截鐵的說道:“十年前,我扶先父靈柩渡江而來,就未再想過歸順朝廷。先父一生為朝廷征戰。最後只落個被刺身亡的結局。大丈夫寧可喋血疆場馬革裹屍,也不願死在小人暗箭之下。”
魯肅道:“程普、黃蓋、甘寧、徐盛、周泰和淩統等人武藝勇猛,又精通水戰,其武略不懼江北漢軍。但江北有龐統和徐庶等人,甚有謀略,若召來一人,則勝算將大大增加。”
孫策點了點頭道:“如今丹陽郡已攻克,江東之局可以稍稍放一下,長江之戰乃生死之戰。當調公瑾回來了。
*********************************
夜色朦朧,月光如水,這是201年的一個秋夜。
長江北岸,槍戟如林。一座座水寨相連,綿延近十里。岸邊黑壓壓的站滿了漢軍軍士,江面上的艨艟鬥艦如星羅棋佈。
一杆杆大旗在風中招展。上面大都繡著各部主將的姓,其中一杆“漢”字繡金龍大旗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岸邊畫角爭鳴。樂聲四起,充溢在江岸上空。
劉協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