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2/4 頁)
劉協笑道:“朕為天下之主,當建立一個太平盛世。孟德文武全才,當為朕之左右臂膀,股肱之臣也!”
曹操連忙答道:“謝主隆恩,臣當萬死不辭!”
劉協臉色突然露出猙獰的神色,喝道:“若有人造反,則當如何?”
曹操借酒力猛的一拍桌子,大怒道:“誰敢造反,臣必拼死取其人頭!只要曹某在,容不得亂賊放肆。”
劉協湊過來將臉靠近他,緊盯著他的眼睛一字一句的慢慢說道:“若有人想廢朕另立他主呢?”
曹操臉色變一下,隨即用一種決然的眼神回視著他道:“陛下乃千古聖君,有絕世之才,天下非陛下不可當之。敢篡逆者,臣當盡斬其頭,懸於東門!”
劉協全身抖了一下,將手伸向他。曹操一愣,隨即回過神來,也伸手相迎。
兩隻手緊緊相握,兩雙眼中竟然有淚珠輕輕彈出。
劉協輕輕的道:“卿若不負朕,朕必不負卿!”
曹操激聲道:“陛下負與不負臣,臣必不負陛下!”
劉協全身又是一抖。
這就是那個千古奸雄曹操麼?這就是那個“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曹操麼?
“朕得孟德相助,遠勝千軍萬馬,如此天下可定也!”
曹操醉醺醺的被李逸飛扶走以後。
劉協吁了一口氣,臉上露出如釋重負的神色。
第二天中午,劉協午覺剛醒來。
李逸飛低聲稟道:“王司徒已在御書房等候多時。”
劉協伸了個懶腰,洗了把臉,淨了下手,春風滿面的走進御書房。
廳中的王允卻沒前幾天剛退董卓時的神采飛揚,臉上帶著幾絲憔悴和不安。
劉協聽到王允的稟報不禁心裡一驚。原來袁紹和袁術兄弟在原袁隗的太傅府給袁隗滿門做法事祭奠,在太傅府門口當街立了一個很大的道場。不但文武百官以及各路諸侯全部去弔唁,連滿城的百姓都許多去弔唁。
更意味深長的是,現場不但擺滿了弔唁的鮮花,還有不少喊冤聲言要報仇的詩詞。
其中一首悼詞雲“四世三公滅滿門,三百冤魂無處申。興師勤王反被誅,忠肝義膽葬黃塵。真龍蒙塵屈深宮,母儀天下今不聞。定當社稷還舊貌,必將復漢朗乾坤。”
其意不言而明。
袁紹啊袁紹,你是想逆天麼?
劉協沉吟了很久,然後問王允:“愛卿意下如何?”
王允慨然起身道:“當日陛下猶豫不決,是老臣請奏陛下下旨誅殺袁隗。老臣自去向袁氏請罪,任殺任剮,絕無怨言。”
劉協望著王允許久,突然哈哈大笑道:“是也,朕為何未想起當日下旨誅殺袁氏之事,皆乃司徒大人之主意。如此朕可泰然面對袁紹兄弟也。”
王允昂起頭來,眼中凜然不屈,視死如歸。
劉協突然厲聲對他喝道:“袁紹不過一區區渤海太守。而你是大漢司徒,朝廷之頂樑柱,為何要向袁紹請罪?卿欲置朕於何地?”
王允汗顏道:“今天下方定,袁紹乃同盟軍盟主,手握重兵,不可得罪,只可安撫……”
劉協不耐煩的打斷他:“安撫?朕就去安撫。來人,給朕準備祭品,朕要親去太傅府弔唁。”
王允臉上露出如釋重負的神色。
其實,他不比盧植,早早就決定堅定不移的支援劉協。他是個猶豫不定的人,從開始支援劉辯,到搖擺不定,到支援劉協,每一步都走得很艱難。看到袁紹和袁術等人進京,氣勢洶洶,心底不免忐忑不安。
他是個聰明的人,卻不是一個能夠掌控大局的人。歷史上的他也是如此,雖用計滅了董卓,卻掌控不了大局,最後被李傕、郭汜等人攻破長安,自己身首異處,劉協也被迫再次成為傀儡。
第四十二章 弔唁袁氏
陽春三月,寒氣未消。
三百多具棺木整整齊齊的排列在太傅府府外的靈棚內,滿場都是花圈和輓聯,整條大街插滿了招魂幡。
歷史上的袁隗雖然列於大漢三公之列,又慘遭董卓毒手,然而並非什麼忠臣賢良。董卓廢立皇帝的時候,他是沒有異議的,而且還是他親自將劉辯的玉璽解下來給劉協帶上的。
王允總認為袁隗是家族利益至上,誰當皇帝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袁家這個四世三公的顯赫家族要繼續顯赫下去。只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帶領著一幫黨人和士族在下一盤很大的棋,一盤讓黨人和士人掌控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