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3/4 頁)
外,前面的大軍緩緩停住,數不清的繡旗裡可以看到一個斗大的“劉”字,迎風飄展。
一人打馬從旗影裡奔出。此人一身錦袍,腰佩寶劍,面相俊美,長身玉立,神采奕奕,風度翩翩,飄逸出塵,一看就是文采過人,斯文君子。
來人對著孫堅一抱拳:“前面可是孫文臺?”
孫堅也一拍花鬃馬向前,回禮道:“正是在下,來者莫非是劉荊州?孫某勤王歸來,身染小恙,急欲回長沙,故未能前往襄陽拜會,還望見諒。”
按官階他是劉表的屬下,但是按軍階卻又比劉表高上幾級,加上他一向自負,面對劉表也是不卑不亢。
劉表哈哈笑道:“文臺不必多禮。我今日是為迎接玉璽而來,請文臺奉上傳國玉璽,我在襄陽城中為文臺接風。”
孫堅一愣,隨即仰頭哈哈大笑:“劉荊州真是個有趣的人,別說孫堅從未見過什麼玉璽,就算玉璽在孫堅身上,那也不能交給劉荊州啊。否則劉荊州他日若借玉璽造反,我孫堅豈不成了千古罪人?”
劉表大怒,厲聲喝道:“我奉陛下密旨捉拿你這反賊,還不乖乖下馬受降?”
這句話像晴天霹靂般把孫堅震得驚呆了,臉色慘白,喃喃說道:“怎麼可能是陛下……怎麼可能……”
他本來就有負罪感,心中彷徨不已。剛才看到盧植的信中提到陛下說“憐他一世英名,若完璽歸於朝廷,則既往不咎”,便更覺心中慚愧,決意叫程普率兵保護玉璽送回雒陽。此刻卻被劉表一說,立刻心如死灰。
他緩過神來,鋼牙緊咬,沉聲說道:“我孫堅從未見到過玉璽,若有此物,死在刀箭之下!”
劉表接到袁紹的密信,本來是半信半疑,一直等著宮裡的傳旨,等了許久也沒見到宮裡來人,探子卻來報孫堅率軍路過襄陽地帶。
他等不及聖旨,便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前來試探孫堅,又擔心師出無名,所以假意說接到密旨,原本只想唬上孫堅一唬。看到孫堅這副失魂落魄的表情,心中便已猜中了十有**。若是孫堅問心無愧,肯定首先會問他要密旨檢視,但是孫堅卻直接起誓,分明是心虛有鬼。他年初單騎入荊州,數月之內就鎮壓了荊北大大小小不服管教計程車族,也非等閒之輩,豈會看不出端倪。
劉表冷冷一笑:“劉某從來不相信起誓之言,你要讓我相信,除非你的隨軍物品,任我隨意檢查。”
孫權勃然大怒,喝道:“你有何本事,敢如此欺我,先吃我一刀!”
揮刀就要來砍劉表。
劉表臉色一變,打馬急退。單挑可不是他的強項。
後面蔡瑁、蒯越舉旗一揮,大喊一聲“殺!”,荊州軍便蜂擁而來,直奔孫堅。
那邊黃蓋等人也急忙率軍殺了過來。
數萬大軍混在一起廝殺,喊殺聲震天。
孫堅軍在兵力上少了一半,但是孫堅、黃蓋、韓當、程普四人武勇過人,勢不可擋,在大軍中來回衝殺,馬前無三合之將,倒也鬥個勢均力敵。
蔡瑁因妹妹新嫁給了劉表,平步青雲,擢升為統兵大將,正想表現一番,看到這幾人勇不可當,便舞起手中大刀奔向程普。
程普揮動手中鐵脊蛇矛擊飛一個敵兵,又順手一槍刺入另一名敵兵的咽喉,聽到背後風聲響動,回頭一矛架開蔡瑁劈來的大刀。
程普喝道:“來將通名受死!”
蔡瑁威風凜凜的答道:“我乃襄陽蔡德珪是也!”
程普哈哈大笑:“原來是個靠裙帶出身的廢物,怪不得行背後偷襲的勾當。”
蔡瑁的姑母嫁給了原三公之一的張溫,大姐嫁給了黃承彥(諸葛亮的岳父),二姐嫁給了劉表,裙帶關係還真不是一般的牛氣。
蔡瑁聞言大怒,舞起大刀又殺向程普。
兩人交戰在一起,戰了六七合,蔡瑁便手腳痠軟,虛晃一刀,打馬就逃。
程普大喝一聲,高舉蛇矛跟在後面追殺過來,嚇得蔡瑁魂飛魄散,邊逃邊高聲喊道:“快攔住他!快攔住他!”
一個少年將領聞聲馳馬奔來,高聲喊道:“將軍莫慌,我來助你!”
此少年不過十六歲左右,手持一柄雪月長刀,攔住程普。
程普見一個如此年輕的少年竟敢阻攔他這江東名將,眉頭一皺,暗道了一聲“找死”,將臂力貫注槍身,鐵脊蛇矛像一條毒蛇一般,槍槍直取那少年的要害,希望能迅速斬殺他,以便去追殺蔡瑁。
那少年刀光如雪,靈動迅捷,上下紛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