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部分(第2/4 頁)
實際情況不做定員,由各省議會自行確定後報吏部審批。其餘屬官則由議會定編。依舊保吏部審批。而執法則由按察使司負責,設從三品按察使一人。從四品副使兩人,其餘屬官若干。審判則交給大理寺下派機構審判院,各省設高院,各府設中院,各縣則為下院。各院有審判長一人,副長兩人,審判員和屬吏若干。高院審判長為從二品,副長正三品。中院審判長為正五品,副長從五品。下院則是正七品和從七品。各級審判員品級比副長低一到兩級,由上級負責審批下級品級,中院由大理寺審批。高院由內閣審批。”
“這是省一級,到了各府,知府一人,但天下各府情況皆有不同,比如烏海府就不能與晉陽府相比。根據各府賦稅繳納及繁華程度的評定。分天下府為三等;糧二十萬石以上為上府,知府從四品;二十萬石以下為中府,知府正四品;十萬以下為下府,知府從三品。這時鼓勵官員建設條件落後的地區,雖然品級有所差距,但是官員考核晉升時。上等府卻依舊能佔了便宜,這點品級差距也就不該計較了。知府以下設同知副職,掌管糧、治農。水利,屯田事一人,主簿掌文書簿冊一人,通判掌輯賊、捕盜、馬政事若干,品級依照知府品級。各自下調一品。其餘屬官、屬吏依舊由議會定編,由布政使司稽核批准後報備省議會及吏部存檔。縣則同樣分為三等,縣官稱為知縣。糧十萬石以下為上縣,知縣正七品;六萬石以下為中縣,知縣從六品;三真石以下為下縣,知縣正六品。知縣以下設縣承副職一人。典史掌文書箔冊一人,縣尉掌輯賊、捕盜、馬政事一人,衙役若干。”
說到這裡,張遼算是說了個大概。這才停了下來,躥到書桌邊上,端起茶盞狠狠灌了一丘茶水。剛才一同解說,實在讓張遼有些口話燥。
“有點意思!”
對於張遼的這一套地方官制,眾人就顯得謹慎起來。畢竟這裡面也會涉及到地方的利益,尤其是那些屬官、屬吏的設定,最不能疏忽地方勢力的訴求。所以眾人只是謹慎的表示了好感,卻沒有如中央官制那樣明確表態。
張遼自己也知道其中利害關係。他並沒有強求眾人的態度,他之前在襄陽將自己粗粗設定的官制交給曹操時也同樣只是拿出了中央官制。並沒有涉及地方。今日能將這套並不“成熟”的地方官制拿出來,張遼打得就是透過這幾位的嘴巴。將訊息傳到各大家族耳中。至於他們是否認可,張遼也不能確定。但是有一點可以明確,張遼可能會透過北疆議會透過這套官制並上報國家議會審批,若是其他各地的議會建設依舊拖延時間,那他們能就只能被動的接受張遼的設定,完全失去了自主能力。而這一點不但是各地勢力所不願見到的,同樣也是各地方勢力在中央的代表所不願見到的。
張遼這是拋磚引玉,逼著各地加快速度。
“諸位,正事說完了,別忘了為遼幫幫忙。現在嗎?諸位是否有意看看遼這間書舍中最珍貴的藏品?”張遼笑著將話題轉移。
“莫不是文遠發現的殷商甲骨?”孔融、楊彪、王粲、管寧、田豐、沮授這六人的眼睛同時一亮,滿臉急切的看著張遼。
張遼網一點頭,六人就立亥圍了上來,拉著張遼便要觀看。
“慢來!慢來!諸位莫急!請隨我來!”張遼今早目的達到,此時也一身輕鬆的引著六人向收藏者甲骨文的屋子走去。,如欲知後事如行,請登陸州 兇。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凹8曰況姍旬書曬齊傘
第三卷 第699章 七分政治、三分軍事
更新時間:2010…9…11 17:16:15 本章字數:7337
“公潢,子敬,這是馬邑送來的書信。信中讓我們不要擅起爭端。避免在如今曹操注意力被議會內閣吸引時因為衝突而重新轉移過來。”孫權拿著吳太夫人的書信說道。
“吳侯,老夫人言之有理。 建安十四隻,瑜與子敬合謀,意欲為吳侯謀得東瀛四島為棲身、修養之所,以待中土又變,亦可東山再起,並策劃說服張文遠去勸說曹孟德。
但是卻未成功,反而因訊息洩露,而使得劉備對吳侯表示了不滿。雖然因為孫劉兩家的現實威脅,兩家如今依舊保持著聯盟。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聯盟如今已是名存實亡。如今,”周瑜打住話頭,抿了抿嘴唇,接著說道:“如今就看吳侯的選擇。瑜無論吳侯如何選擇。必會誓死追隨,以全瑜與伯符兄之情意。”
“公謹兄!”孫權此時也被周瑜拼死也要保全孫家的情操所打動,何況他們以前的那些個芥蒂也早就因為同心協力對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