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3/4 頁)
半月後,范德薩帶著比爾國王的旨意走訪了各地地貿易代表和一些印第安貴族,成功說服他們將囤積的貨物賣給帝國,從而解決了燃眉之急。
同樣因為戰爭物資感到緊缺的還有新英
新法蘭西。新英格蘭的貿易始終處於萎縮狀態,英~的風險提高,從而影響到海外貿易,華印帝國的軍事壓力也讓他們有些力不從心。好在倫敦的銀行家很看好戰爭,美洲戰爭能取得勝利最好,當然更重要地英格蘭和荷蘭地戰爭如果取得勝利,那他們地日子就會好過很多,是以這些樂觀派很樂意接受威廉姆斯總督的貸款請求。
新法蘭西地日子相對要苦點,本來中西部的勝利為他們贏得了更多的支援,但隨著俄亥俄河第一軍團的失利。勝利的天平再次回到平衡點,戈林將軍有些懊惱。那些大商人對他開出的無非是空頭支票,可他們投入戰爭的物資卻是真金白銀!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了,如果不能在一年之內打過密蘇里河,取得實際的貿易補償,新法蘭西地經濟就有崩潰的可能。好在他們知道對手的日子也不好過,這樣法國人的心理總算平衡了很多。
因為俄亥俄河的失守,戰爭的重點再次由中西部轉移到東北部。法國人不指望英格蘭人會給他們什麼驚喜,只要新英格蘭能對天賜軍施加足夠的壓力,戈林將軍就能從容佈置一切,重新奪回主動權。
***
查理鎮外,丘奇少校穿著厚厚地軍大衣,漫步在已經平靜的戰場上。大雪已經將所有的記憶全部抹平,只是留下他一竄竄的腳印。就在三天前。一場激戰在他腳下的這片平地上展開,雙方共投入兩千兵力,最終各自損失了數百人才收場,新英格蘭最終依靠丘奇少校的奇兵奪取了這塊陣地。作為進攻方的新英格蘭並沒有佔到絲毫便宜,但用黑牙羅曼地話說,也沒有吃虧,算的上是勝利。
一陣冷風吹過。卷著地上的雪粉鑽進丘奇的領子裡,他不禁縮縮脖子,用獨臂將最上面的扣子繫上,繼續向前走著。
丘奇本來以為他會被遺忘,早年因為偷盜被印第安人當作奴隸的恥辱一直沒有抹平,在十年前的那場南方戰爭中他又慘敗在比爾首領和南部印第安人手下,幾乎全軍覆沒,自己還失去了一條胳膊。這可是更大的恥辱!
本來他以為自己再也沒有出頭之日,再也不會有人看得起他,然而當比爾國王地戰爭神話一次次上演之後,丘奇這個昔日能從比爾國王手下逃出來的最高將領再次得到重視。勝敗乃兵家常事,不是嗎,丘奇能帶領部隊突進到勝利的邊緣,這已經說明了他的統帥能力。只是時運不濟。他當時遇到的是比爾國王。敗也英雄。
現實就是這麼諷刺,丘奇因為比爾國王而倒下。十年後他的再次崛起也是因為比爾國王,這讓丘奇不禁感嘆人生的無常,同時也讓他地心裡越發不忿,為什麼比爾國王要像個上帝一樣,自己地命運要由他來掌握?
不!
丘奇深深吸了一口涼氣,讓自己激動地情緒冷靜下來,他那厚厚的嘴唇蠕動著,喃喃自語道:“比爾國王,我遲早會打敗你地!”
一月二十八日,查理鎮以南二十里,華印帝國和新英格蘭發生激戰,天賜軍傷亡慘重,被迫撤離陣地。
二月六日,查理鎮以南四十里,華印帝國和新英格蘭軍隊再次展開陣地爭奪戰,天賜軍再次潰敗,傷亡四百餘人。
二月九日,丘奇少校發動奇襲,一舉攻破華印帝國十里防禦陣地,並向南方四鎮逼近。
二月十五日,雙方在華印帝國南方四鎮以北六十里發生激戰,丘奇少校的軍隊被擊潰,從而使新英格蘭軍隊的挺進速度緩慢下來。
二月二十四日,整編後的新法蘭西第一軍團向失守的俄亥俄河陣地發動全面攻擊,雙方激戰十幾日,最終華印帝國以近乎一半的傷亡率保住陣地。
同日,駐守在密蘇里河西岸的第三軍團、第四軍團分別向南方阿茲克的瑪雅部隊、東岸卡加部隊發動猛攻,雙方激戰數日,戰局陷入僵局。與此同時,西班牙一千軍隊進入華印帝國新河南省,如今的阿肯色州,沿著密西西比河北上,動態不明。
戰爭的腳步即使在冬天也沒有絲毫停止,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戰報已經無法雙方究竟是誰佔據了主動,但眾人顯然都清楚,這場戰爭將會僵持下去,決定勝負的將是他們的戰略縱深,人力,財力,物力,這些才是決定戰爭的最終因素。
華印帝國在戰略縱深上無疑是有心理優勢的。北線天賜軍直接威脅著新英格蘭的首府波士頓,俄亥俄駐守的軍隊也瞄準新法蘭西第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