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部分(第3/4 頁)
都十分畏懼,說道:“我們最怕的是一種鼠疫,叫做黑死病,一旦發病,整個城市都會毀滅。天花傳說是蒙古人入侵歐洲時傳過去的,不過這是民間無知小民胡扯,書中記載很久以前歐洲就有這種病症,也是十分恐怖,也是滅村滅城的傳染病,我們對這兩個病都沒有方法治癒,反正一旦發病,就封鎖城市和鄉村,自生自滅——我聽說殿下為大公主用了什麼水苗法可以預防這種疾病,這種方法真是太神奇了,我們整個歐洲大陸都沒有聽說過,殿下可不可以將那位醫生介紹給我?”
沈今竹心裡隱約有些失望,她還以為歐洲大陸能夠有對付這種疾病的方法呢,沒想到在天花防止方面還不如大明。若是放在以前,沈今竹會覺得掌握這門技術是一種財富,如今她掌控皇權,深知這是積攢政治資本的大好機會,前幾日看完應天府尹劉大人建議推廣種痘之術的奏摺後,她已經命太醫院支援種痘的太醫們和民間的種痘師一起合作,研究商議如何將種痘的危險性降到最低。想要說服內閣和朝廷推行此法,就必須爭取足夠多的籌碼和憑據。
沈今竹說道:“我可以介紹給你試一試,不過你年紀偏大,種痘危險性高些,而且更容易失效,不能保證以後能規避傳染。水苗法之前都要籤契約,生死不論,你要想清楚。”反正你若願意自願站出來當試驗品,我當然樂意啊。
弗朗克斯是探險家和野心家,雖說一把年紀了,但對新鮮的事物一直都保持著熱情,當即同意了。由此成為了第一個用水苗法種痘成功的紅毛番。弗朗克斯從種苗到發熱出痘、到痘疤脫落痊癒觀察無礙,用了一個月時間,從隔離的大山深宅裡出來,弗朗克斯感覺自己穿上了一層盔甲似的,不再害怕這種可怕的疾病了,乾脆把整個荷蘭使團都送去種痘,一共一百零七個人,有十七個人種痘失敗,其中十五個人痘苗失效,沒有發熱出痘。
有兩人死亡,其中一個是一個水手,本身有梅毒之疾;另一個是翻譯,平時有咳疾。太醫院記載下來資料,由此標記道:種痘前確保此人身體健康,無隱疾。有疾病者慎之。這兩人屍首被火葬深埋。
當然,這都是後話,且說沈今竹從弗朗克斯那裡得知英國擊敗無敵艦隊之後,立刻召集了五位內閣閣老、掌印太監懷恩,東廠廠公懷義、鴻臚寺卿還有錦衣衛指揮使曹核等人緊急商議對策。
巨大的萬國輿圖掛滿了屏風,沈今竹指著遙遠的英吉利海峽說道:“所謂強中自有強中手,紅毛番
的無敵艦隊已經在這裡覆沒,我們的對手換成了更加強大的英國。居安思危,諸位愛卿覺得大明水師能夠抗住英國的艦船炮火麼?”
太后您不是明知故問麼?我們連紅毛番都打不過,還英國人?東海之變也就發生在十年前,在座的九個男人都見識過紅毛番的厲害,所以都知道答案,只不過都不好意思說“不能”。
王首輔資歷最深,威望最高,反問道:“太后有何對策?”
沈今竹已經太熟悉王閣老這種“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的態度,不需要她的時候指責牝雞司晨,需要她的時候就要她承擔起攝政的責任,翻臉比翻書還快,不過政客本來都是如此。
“犯我國土者,非遠必誅!”沈今竹慷慨陳詞,然後將問題再丟擲去,問道:“首輔大人以為何?”我若一個人能全扛下來,要你們作甚?
哼,這個女人就是喜歡巧言令色,說些冠冕堂皇的話蠱惑人心!英國人都要欺負到頭上了,當然要打啊,難道不戰而退麼?王閣老聽的窩火,把問題踢給兵部尚書于謙:“於閣老在危急關頭抵禦過紅毛番的襲擊,你以為何?”
於閣老崇拜的看著沈今竹,說道:“當年是太后遊說列國,切斷了紅毛番的補給,微臣才得以有喘息之機,勉強護住了大明大陸海岸,不過還是丟了海南島,最後是太后兵不血刃的收復了海南島,微臣真是慚愧啊——微臣沒有見識過英國人的艦船,不過這幾年微臣都在準備和無敵艦隊開戰,海戰首先要建造足夠多的新式的艦船,還要配備和對方射程相似甚至更遠的火炮才行。這是最基本的,否則大明水軍在海上是白白送死,如今單是靠金陵、杭州、廣州等地的幾個寶船廠建造新式戰艦速度太慢了,微臣建議在泉州、海南還有天津衛都開設寶船廠,尤其是天津衛極其重要,靠近京城,一旦英國人衝破防線,從大沽口登陸,直逼京城,恐怕會出現第二個東海之變——所以天津衛不但要開設寶船廠,更要建立至少兩個火藥廠才能應對比無敵艦隊更強大的敵人。”
王首輔馬上拍掌說道:“然!工於善其事,畢先利其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