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頁)
當史蒂夫開始讀這篇文章的時侯,卻突然發現有點不對勁。整篇文章的言辭還是比較溫和的,但也有一些讓史蒂夫不舒服的語句,比如文章引用了沃茲尼亞克的話:“史蒂夫沒有做過任何設計工作,哪怕是一塊電路板、一條編碼。”有一位自稱是他“朋友”的人這樣評價史蒂夫:“史蒂夫有時行事讓人難堪,也不夠靈活;有時侯他的行為和他的金錢、權力、孤獨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更為糟糕的是,他這個無名的“朋友”在一方面攻擊他,而在另一方面卻在大力讚揚他的創業夥伴沃茲。史蒂夫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對他的不忠誠。
《時代》雜誌好像是故意渲染喬布斯的缺點,任何—位讀者在讀完這篇文章時都會相信,史蒂夫是一個沒有什麼創造和設計才能的人,他謀取的財富是建立在別人成果之上的。
很少有人在受到這樣的打擊後還能一如既往地工作,史蒂夫也不例外。他取消了制訂好的新年計劃,待在家裡,整晚都在思考這件事。他不能讓這件事把他打垮了,他要向別人證明那些抨擊他的話是錯誤的。他要研發出麥金託什機,讓他們食言。
一般情況下,凡是愛思考的、喜歡反省的人都會對批評自己的話多加註意,看一看這些話哪個方面是合理的,然後認真思考一下,以便於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改正這些缺點,或者至少要向這方面努力。但是,史蒂夫·喬布斯卻不是這樣的人。
第二天早上8點,也就是1983年新年的第一天,史蒂夫打電話給傑夫·拉斯金。他想要找一個人訴說一下心中的苦楚,這個人他選擇了拉斯金。他也沒有認真想一下,拉斯金是在與他激烈爭吵屆被迫放棄麥金託什機研發專案的。可對史蒂夫來說,舊事已經沒有重提的必要了,而眼下之事卻是至關重要的。
當然,他從拉斯金那裡並沒有獲得什麼。
1983年5月16日對史蒂夫來說又是一個難受的日子。因為在數月以前靜修時,史蒂夫就承諾了麥金託什機推向市場的時間,他對這個時間寄託了很大的希望。而且這個時間也是板上釘釘的事實,或者至少是寫在T恤衫上的,但現在已經不能確保麥金託什機在這個時間上市了。“麗莎”電腦當時已經上市了,公司決定不允許麥金託什機在“麗莎”電腦之前推向市場:可這次推遲對史蒂夫他們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
麥金託什機研發組第三次靜修缺少了前兩次那種激動的氣氛。其中一個原因是,這次靜修的地點不是景色怡人的帕哈樓沙丘城,而是在卡梅爾市的一個汽車旅館。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麥金託什機上市的計劃被推遲了,其磁碟驅動器出了關鍵問題,“麗莎”電腦的軟盤驅動出現了嚴重的缺陷,當然麥金託什機也不例外。
對於比爾·阿特金森來說,在這次驅動器問題上,他考慮的事情和別人完全不同。阿特金森現在掛的是蘋果公司首席軟體工程師的頭銜,他負責設計蘋果電腦的製圖和畫素顯示。在設計“麗莎”電腦和麥金託什機時,阿特金森採用了與IBM公司的個人電腦不同的設計方案,即蘋果電腦在顯示器的螢幕顯示方式上的設計與IBM電腦不同,為此,他贏得了公司上下的讚譽。而現在阿特金森真是氣惱,他甚至因為惱怒和挫折感而差點發狂,他對史蒂夫的做法極度失望,使他不能自已。
在以前,阿特金森由於性格謙遜,說話溫和,曾得到喬布斯的信任。但有一次在蘋果公司開會時,喬布斯在會上大膽妄言令人費解的技術設計方案,阿特金森實在聽得不耐煩了,就站起來叫嚷道:“史蒂夫·喬布斯,你真是一個可惡的傢伙!”說完就揚長而去。
別人預料史蒂夫肯定會勃然大怒,但他卻沒那麼做。第二天他還打電話給阿特金森,邀請他一起吃晚飯,就這樣兩個人卻成了好朋友——至少吏蒂夫從來沒有允許其他人成為像他這樣的朋友。
但現在阿特金森覺得受夠了。“比爾告訴史蒂夫他要不幹了,”赫茨菲爾德說,他是蘋果公司唯一見證他們兩人激烈爭吵的員工,“他非常生氣,因為在所有公共場所提到‘麗莎’電腦時,不論是記者採訪,還是文章報遭,從來都沒有提到過他的名字。而實際上,他才是幕後的英雄,沒有他,什麼事惰都不會發生。沒有他突破常規,讓我們快速地、較為容易地繪出顯示器信
息或圖影,根本就不會有‘麗莎’電腦和麥金託什機的誕生。但眼前所有發
生的一切好像都與他無關。”
“阿特金森對史蒂夫大聲狂吼,史蒂夫也不甘示弱,也對他叫嚷起來。他們兩人的吵鬧聲簡直要把我撕裂了。在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