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 頁)
本身就是一個iPod播放器迷。可以想象,判決結果明顯有利於史蒂夫的蘋果公司。法官認為,這是公正的判決,但在以後蘋果唱片公司還是一直起訴蘋果電腦公司。(英國的蘋果唱片公司專門發行“甲凳蟲樂隊”的作品,由甲殼蟲樂隊4名成員所擁有。該公司於1968年成立,標誌是一個完整的英國產蘋果。時隔8年,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在1976年成立了蘋果電腦公司,主要從事個人電腦的製造和銷售,它的蘋果標誌是橫條形色標被人咬了一口。——編者注)
大約在同時,蘋果公司宣佈了夏季的財政狀況:利潤升高了37%,iPod播放器的銷售量和去年同期相比升高了500%。蘋果公司銷售一臺iPod播放器所賺取的利潤竟然和銷售一臺麥金託什機所賺取的利潤差不多,但不要忘了iPod播放器的生產成本要比麥金託什機低得多。有風靡於音樂界的播放器做“開路先鋒”,蘋果公司第四季度的贏利是近10年來最高的。史蒂夫·喬布斯承認自己簡直是“砍喜若狂狂”。
史蒂夫還不斷藉助於iPod播放器推出新專案。在聖何塞市舉行的一次被外界稱為“既是新聞釋出會又是搖滾音樂會”上,史蒂夫與愛爾蘭搖滾樂團U2領唱博諾站在了—起。他們兩個人手裡都拿著一種新式的限量發行的iPod播放器,這種播放器的外殼顏色是那種黑紅相間的設計,顯得非常獨特。史蒂夫首先向觀眾宣佈:iTunes線上音樂商店將出售U2搖滾樂團的一整套、多達400多首的音樂作品,這些音樂作品包括從U2樂團尚未公開發行的唱片集裡選取的一部分,另外還有20多首沒有公開發行並且很少見的作品。博諾稱這次發售是“對音樂愛好者大腦的一次非常洗禮”。同時,這一次釋出也可以說是鮑勃·迪倫(鮑勃·迪倫與愛爾蘭搖滾樂團U2領唱博諾是忘午之交。——譯者注)私下錄製音樂的電子版作品贏得公眾注意的一次難得的機會。
蘋果公司在電視臺製作了一則關於iPod播放器的商業廣告,這則廣告是以U2搖滾樂團最新單曲唱片《暈眩》(Vertigo)為基調的。廣告的畫面背景光彩炫目,伴隨著《暈眩》的音調,幾名搖滾歌手邊唱邊跳,身影時隱時現,讓你的感官感覺到震顫、刺激,同時也讓你感受到了iPod播放器的魅力。雖然為別的公司拍攝這樣的廣告需要收取2 000多萬美元的拍攝費用,但參與制作蘋果公司的這則廣告他們不收取任何費用,因為這則廣告對他們樂團本身也是一種宣傳,畢竟iPod播放器的名聲太響亮了,博諾說。蘋果公司透過這則廣告提高了產品的知名度,使他們的iPod播放器有了很好的銷路,而他們的樂團也同時獲得了更加響亮的名聲。愛爾蘭搖滾樂團這種免費為蘋果公司拍攝廣告的做法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但那些受“史蒂夫·喬布斯效應”影響的人們是知道其中緣由的。
史蒂夫給自己訂下的一個目標就是能夠“抓住”幾個音樂界的“響亮人物”,特別是那些擁有大量音樂作品的音樂界人士。現在,史蒂夫憑藉其超凡的個人魅力和說服力輕易取得了成功。
史蒂夫·喬布斯把iPod播放器稱譽為“21世紀的隨身聽”:比爾·蓋茨也希望能夠在這個領域獲得良好的發展,他計劃,產品要像日本索尼公司的Betamax盒式影片錄影機一樣成功,但索尼公司的Betamax盒式影片錄影機在技術上採用了盒式錄影機( VCR)技術,雖然這種技術比較先進,但最終還是敗在了VHS(家用錄影系統)的“腳下”,索尼公司的VCR技術實際上也名存實亡了。
史蒂夫滿懷信心地想把蘋果公司從一家只生產電腦的公司轉移到音樂娛樂領域,因為他明白,是音樂領域為蘋果公司贏得了豐厚的利潤,也使蘋果公司的股票價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現在的同題是,比爾·蓋茨和他的執行長史蒂夫·巴爾默也要加人進來,他們也有同樣的目的。微軟公司不但緊緊抓住了他們銷售量巨大的軟體產業,而且他們還把目光對準了音樂娛樂產業,也想從這中間獲得一份豐厚的利潤。
iPod播放器是非常受大眾歡迎的,但微軟公司的產品也是深受87book。com使用者喜愛的,而且微軟公司【炫】的規模更大,它希望能【書】夠像以前一樣再次趕超【網】蘋果公司。這一次,從微軟公司向音樂產業發展來看,也沒有任何跡象顯示比爾·蓋茨不會獲得成功。“這樣的事情已經在個人電腦領域發生了,我當時選擇的策略就是非常正確的,事實證明也是非常成功的。”比爾·蓋茨說。但消費電子市場卻與循規蹈矩的商業市場環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