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1/4 頁)
年關
現在是一年裡最繁忙的時間,家裡又接二連三的出了這麼多的事兒,她這個做主母的就是有三頭六臂,也想不到這麼周全呀。
再說了,鄭氏會忽視兒媳,難道還會不心疼自己的兒子?
明明是那個逆子不聽話,自己跑去了公主府,如今要回來了,難道還要她這個做母親的親自相迎?
一句句的反問在腦海裡翻騰,隨著一起滾湧的還有胸口的怒火,家中諸事不順,早就磨光了鄭氏的耐性,此刻,她已經頻臨爆發的邊緣。
而蕭南今天的舉動,不啻於給熊熊燃燒的怒火添了一把柴。
“她還說,給小娘子準備的廂房離姬妾們暫住的西跨院太近,小娘子身體嬌弱,怎能跟這些人住在一起……八娘子決定把姬妾們都移到辰光院中庭的西廂房……阿槿雖給八郎君產下子嗣,但說到底還是個丫鬟,過去讓她單獨一間屋是照顧她懷了孩子,現在孩子也生了,她、她也該……”
琉璃結結巴巴的說著,邊說著她還不時的偷眼看看鄭氏。
發現鄭氏的臉色越來越黑,琉璃的聲音也越來越小,“八娘子命玉竹把阿槿搬到芙蓉的房間,跟所有的姬妾一起搬到中庭。”
終於說完了,琉璃悄悄抹去額上的冷汗,心底無比慶幸的嘆息。
鄭氏沉默良久,才怪笑一聲,“哈~咱們八少夫人還真是‘賢惠’,人還沒回來呢,就把院子的事兒都安排完了。我且問你,把姬妾們都挪到了中庭,來了訪客,在哪兒接待?”
崔家的庭院設計都極為巧妙,每棟院子既是整個龐大宅院群的組成部分,又是可以獨立的小個體。
大門、角門、中門、前庭、廳堂、中庭、正堂以及左右耳房、東西廂房……正規四合院必備的配置,每個小院子也都有。
關上院門,就是獨立的小家庭。
是以,崔家雖然沒有分家,但因這種獨特的院落設計,使得他們都相對獨立的地盤,極少為了些雞毛蒜皮的瑣事起摩擦。
當然也有可能是崔家的子孫並不是那麼繁茂,還不曾出現哪些老牌世家才有的家庭糾紛。
正常情況下,前庭是接待外客的地方,中庭則是接待至親、或是女眷的地方。
而蕭南把姬妾們都挪到了中庭,在某種意義上說,確實有些不妥。
鄭氏說這話不過是發洩胸口的怒氣,並不真指望琉璃回答。畢竟琉璃不是蕭南,也不可能回答出這些問題。
不想,琉璃卻回道:“玉竹說,對於這一點,大夫人儘管放心,八娘子已經想好了。當初重建辰光院的時候,八娘子曾在中庭西側的院牆前加了一條甬道,工匠見甬道和牆壁間尚有不少空地,便靠著院牆起了幾間廂房……八娘子說,只需在通往中庭的甬道前加一道門屏,再把中庭和正堂的院牆鑿一個壺門洞即可……”
鄭氏已經說不出話來了,合著蕭南在重修辰光院的時候,就留了一手,早就計劃好把姬妾們發配到角落裡去。
單聽蕭南的這些安排,沒去過辰光院的人或許還會覺得,蕭南這樣做豈不是把姬妾們都弄到崔幼伯身邊去了?要知道崔幼伯的書房就在中庭東側的廂房。
但鄭氏和王氏都對辰光院很熟,非常瞭解它的格局。
重修辰光院的時候,蕭南曾在中庭加了幾個花壇,而最大的一個花壇就修在了西牆邊兒。花壇的面積很大,再配上假山、花木,幾乎可以取代西牆,只留了一個五六尺寬的小甬道。
蕭南若是再把甬道前加個門屏,幾乎就是把中庭的庭院分成了一大一小兩塊兒,且不能直接相通。如果想從西廂房溜達到東廂房,須得從花壇後繞道,從後繞過整個中庭,然後再經由正堂和中庭東側的院牆抵達。
這樣不但繞了個大圈子,而且還要確保東側的小門沒有上鎖。
否則,即使費盡力氣繞圈翻牆,也見不到相見的人。
更不會上演某個經典的狗血橋段:明月高懸的深夜,某個精心梳妝的美妾,端著湯水或者點心去書房慰問情郎,紅袖添香、郎情妾意、你儂我儂,最後一起……
卡
和諧呀,蕭南舉著砌牆的板磚,笑得陽光燦爛。
“夫人……”琉璃見鄭氏呆呆的樣子,有些擔心,忙輕聲喚著。
鄭氏回過神來,用力閉了閉雙眼,壓下怒火,沒好氣的問:“又有什麼事兒?”
琉璃覺得自己好委屈,她是擔心夫人好不好。
緊抿唇角,琉璃道:“周媽媽還在外頭等著,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