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第1/4 頁)
崔溪等人聽了這話,想起那些生計艱難的族人,也都紛紛傷感的搖頭。
他們崔氏是天朝第一著姓,可也不是所有姓崔的都豪奢富足,也有辛勞一年僅夠溫飽的貧困戶。
老相公見大姐說得傷感,忙勸道:“阿姊,過去咱們離家遠,族人的事兒也不知道。如今既已知道了,咱們好好幫襯族人們也就是了。即使有過,也是我這個做家主的不稱職,阿姊切莫感傷、內疚。”
老夫人緩緩的點點頭,輕聲道:“嗯,大郎說的是,是我向左了。就按你說的辦,咱們既然要重建宗祠,那就把族人們也都聚攏過來,用祭田的收息建族學,也好讓崔家子弟都能讀書……”
說到這裡,老夫人看向崔源,“阿源,我知道你是個有學識的,族中之事我便託付與你了。”
崔源眼睛一亮,他知道,老夫人這是選他做族老,沒準兒還有可能是族長。
他忙直起身子,一躬到地,恭敬的回道:“兒,謹遵命。”
老夫人滿意的點點頭,道:“阿溪、阿濟和阿淮也別閒著,幫阿源一起打理宗祠,照料族人們。有好學上進的,可以先送到京裡來,交予老相公和相公調教……咱們這一脈傳下來的就四支,咱們應當團結一心,將崔氏發揚光大,也好慰藉你們天祖父的在天之靈。”
崔溪等人也忙行禮應道:“是,兒謹遵命。”
重建宗祠、重組族系,重新將族人收攏過來,發掘人才、培養嫡系……這是老夫人對家族最長遠的規劃。
她與老相公商量過,與其依附在嫡宗身邊,費力維持著一個虛名,還不如發展自身的力量,將他們這一支打造成遠超嫡宗的新興世家。
大方向已經制定好,剩下的便是具體的行動細節,崔澤崔潤都是朝廷重臣,自然不可能跟隨時看顧這些瑣事。
老夫人便把崔仲伯叫來,將重建宗祠、遷墳等事交予他負責。
她之所以從二房裡選人,也是有原因的:
崔彥伯作為嫡子嫡孫,且已經做到四品京官,將來是要承繼崔家政治階梯,成為下一任家主。
而崔仲伯是二房的嫡長子,對譜學研究頗深,崔家的祖訓家規更是爛熟於心。他雖已入朝為官,但並不熱心仕途,讓他回洛陽做族長,再合適不過。
除了崔溪等四人,與崔仲伯同行的還有三房的崔顯伯,他是庶子,讀書不成,仕途無望,但對經商理財很有一套。
老夫人讓崔顯伯跟著回洛陽,也是看重了他的這一特長,命他為宗族置辦、經營產業,也好幫那些貧苦的族人謀個生計。
做完了這一些,老夫人終於長長的舒了口氣……呼,她終於能安心的閉眼了!
ps:謝謝親們的打賞,謝謝親們的小粉紅,謝謝親們的訂閱,o(n_n)o謝謝~~~
第098章 風波起(一)
正如崔清猜測的那般,三戟崔家對於雙相崔家忽然強硬的分宗毫無應對之策。
那邊家中主事的諸位郎君關上房門商量了大半天,最後決定允許崔三娘遷墳,但分宗之事,不許再提,更不准他們分割牒譜。
對於這樣的結果,老夫人和老相公早就想到了,他們姐弟一起聽了三戟崔家派來的管事的回話,忍不住會心一笑。
其實,這才是他們想要的結果,三戟崔家畢竟是嫡宗本家,與他們鬧得太僵也不好。
他們雙相崔家畢竟是混官場的家族,講究的是努力織網結善緣,而不是處處拉仇恨。
老夫人和老相公商量過,三戟崔家只要別太過分,他們願意在能力範圍內給以一定的幫助――畢竟都是族親,他們能提攜別的族人,也願意幫助三戟崔家。
但前提是,三戟崔家不能再依仗宗法對雙相崔家指手畫腳。
像崔清之類的事,以後更不允許發生。
老夫人斟酌字眼,把這個意思告訴了那管事。
那管事聽到老夫人說這邊依然會幫助本家,當下便欣喜不已,至於這邊提出的要求,他直接替家主應承了下來。
而崔清什麼的,那管事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這倒不是管事擅自做主,而是他來之前,家主便仔細叮囑過他,並給了他三戟崔家的底線,告訴他,只要沒超過這個底線,雙相崔家提出的一切要求都能答應下來。
如今人家提了條件,遠比‘底線’高出許多,那管事又不是傻子,哪有不應承的道理。
打發走了管事,老夫人徹底鬆了一口氣,欣慰的笑道:“好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