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4/4 頁)
咱們阿沅三日洗兒的時候畫的。看畫風也能看得出來,這也是阿孃的手筆。”
“這張是阿沅第一次能喝果汁時我畫的,郎君看到小丫頭眼裡的兩泡淚了沒有,呵呵。這丫頭,只要沒吃飽就會扯著嗓子大哭。”
“唔,這一副是阿沅百日的時候畫的。郎君看出來了嗎,這幅是我畫的,那時我好久沒拿畫筆了,手都生了,畫得不是很好。”
“這幅,唔,我看下。哦,是阿沅第一次學會翻身的時候我畫的,因為我太激動了,等不及下人擺好筆墨紙硯,直接用鉛槧畫的。後來。我覺得這鉛槧畫看著簡單,但貴在便捷,每次遇到阿沅的‘第一次’時,都能及時的畫下來。”
崔大一張張的翻閱著,起初他看到這麼多女兒的畫像很高興,覺得很有意思。
但後來,這一張張或簡單或華麗的畫紙彷彿一個個歲月的留影,真實的記錄著阿沅成長的點點滴滴,讓他猛然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女兒成長路上的風景這般多。他竟都忽略掉了。
“咦?這又是什麼?”
崔大翻到一張白紙,白紙上並沒有畫自己的小胖丫頭,偌大的畫紙上只有一個黑漆漆的小腳丫。
等等,腳丫?難道是,崔大腦中靈光一閃,脫口問道:“這是阿沅的足印?”
蕭南笑著點頭。“嗯,是阿沅剛出生時,我命穩婆拓印下來的。呵呵,這可是咱們女兒出生後的第一個‘足跡’……”
崔大逐一將箱子裡的畫紙看完,最後發現箱子底部放著一個長方形的精緻小錦盒,瞧這外形,似是用來放筆的器具。
他輕輕拿起那錦盒,開啟,是一對紅木作杆的毛筆。
“娘子,這是……”
“哦,這是用阿沅的胎髮做的胎毛筆。呵呵,這不是兩支嗎,一支給阿沅啟蒙時練字用,另一支便給她留作嫁妝,看她是送給自己的夫君也好,留給自己的兒女也成。”
沒穿來唐朝前,蕭南一直以為胎毛筆什麼的都是現代人的首創,來到大唐後,她才知道,原來這種東西在古代早就有了。
而且因為有個寓意極好的傳說,胎毛筆還被人稱作‘狀元筆’,即等孩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