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第3/4 頁)
蕭南見大公主聽明白了自己的意思,緊繃的心絃鬆了一根,想到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沒有解決,她又附到大公主的耳邊,小聲說:“阿孃,還有大兄。”
大公主一愣,蕭博?他又怎麼了?
不過很快的,大公主便想通了其中的關節,她眉頭微蹙,並沒有立刻表態。
說實話,在自己沒有懷孕前,大公主確實把蕭博這個庶長子當兒子養,對他們一家也都不錯。
但人都是自私的,尤其是母親。
試問世上哪個女人不想把世上最好、最珍貴的東西留給自己的親生孩子?
而在蕭氏族譜上,蕭博是大公主的兒子,也就是名正言順的嫡子,他日宋國公的爵位和食邑,以及蕭家的家主之位,都將由蕭博繼承。
可那是過去呀,當時大公主沒有親生子。
如今不同了,大公主懷了身孕,有一半的機率會產下男丁,待日後兒子長大了,卻沒有爵位可承襲,這……
蕭南看出了大公主的猶豫,忙低聲勸道:“阿孃,阿弟有您和阿耶庇護,又有我這個阿姊在,他的爵位和前程都少不了。可一旦因為這個使得家庭不和,阿翁那裡就會不樂意,阿耶心裡也難免有芥蒂。”
蕭博對大公主而言,是個無血緣關係的庶子,大公主把蕭家的爵位和產業從蕭博手裡拿過來交給親生兒子,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兒。
可蕭博更是蕭氏子呀,對蕭鏡、蕭禹來說,是自家的血脈,家裡的產業是交給他,還是交給未出生的那個小傢伙,在血緣上都是一樣的。
但是,在感情天平上,蕭博畢竟在兩位長輩面前承歡已久,又是個懂事有才華的好兒孫,蕭禹父子並不想看到他從雲端跌入低谷,最後落得個悽慘下場。
人都是同情弱者的,相信外人也會覺得,大公主肚子裡的這個娃兒,左右有個公主阿孃做靠山,即使不繼承蕭家的爵位,日後也不會過得太差,何苦去搶大兄的前程?!
大公主也是個極聰穎的人,只不過一盞茶的功夫便將種種可能想了個透。
她長長舒了口氣,笑道:“呵呵,阿孃只顧著高興了,竟忘了這事兒,我說今兒看你大嫂的神色總不對勁呢。好吧,咱也不稀罕這國公的爵位,讓就讓了吧!”
☆、第163章 誰也不簡單(三)
夕陽斜墜。
在暖暖的橘黃色的餘暉中,雄偉高大的皇城樓上,閃現出一個身著甲冑的兵士的剪影。只見他站立在一面大鼓跟前,凝神定氣,緩緩舉起鼓槌,用力揮下——
“咚、咚咚、咚咚咚……”
渾厚而悠遠的暮鼓準時響起,宣告一日的正式結束。
尚書省的都堂裡,隨著夕陽的緩緩西下,堂內的光線也愈來愈暗。
負責巡場的小吏抬著擺滿蠟燭條案,步履輕盈的從廊廡下,一直往正堂前行。
他們每路過一張書案,便會放下三條蠟燭。
當然,也有許多舉子自己帶了蠟燭進場,此刻也早就燃了起來。
崔幼伯揉了揉有些酸脹的眼皮,抬頭看了看天色,見時辰已經不早,自己的考題尚有小部分沒答完,只好也放下毛筆,從考箱裡取出蠟燭,用火石點燃,插在紫銅雙層蠟臺上。
隔壁的韋源,眼角的餘光瞥到四周燭光搖曳,也停住手,深深舒了口氣,用力甩了甩髮酸的手腕,從考籃裡翻出一條蠟燭和一個燭臺。
擦亮火石的那一剎,韋源忍不住在心底暗罵,奶奶的,這是誰出的考題呀,竟然這麼多,豈不是擺明要把人‘考’死。
說起來帖經的考題並不難,而讓韋源氣憤的是,考題的數量多了些,簡直就是累死人不償命呀。
而且,答題的時候。不僅要找出這道題目的出處,準確填寫所空經文,還要檢查是否有避諱的地方。這個避諱,既包括國君名諱的避諱,還有自家親長的避諱。
坑爹的是,當今聖人李二陛下的名字簡直太大眾了,且又是官場常用字眼兒。一不小心就會犯了忌諱。
幸而聖人聖明,為了令臣民方便,特發出赦令。規定避君上諱的時候,須是‘世’‘民’兩字連起來用的時候才需要避諱,若是分開用。則不必避諱。
話是這麼說,可實際上,大家該避諱的時候還是會避諱,不然這‘戶部’也就不用改名字了。(戶部原名民部)
避君諱重要,避親長諱同樣重要。
前幾年貢舉的時候,就曾經發生過因考題重了某舉子的親長名諱,該考生不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