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部分(第3/4 頁)
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崔幼伯在官場混了這麼多年,自是明白,在官場升遷,最快、回報最豐厚的是拼戰功。
而這些高年級的學生們有些便是勳貴之後,他們的祖輩便是以戰功起家,從一介寒門躍身權貴。有的還搭上《氏族志》的順風車,躋身世家之列。
這些榮耀和富貴,便是祖輩們在戰場上打拼來的呀。
而這些孩子們,從小聽著這樣的故事長大,心中對戰功更有著深切的渴望。
偏大唐開國快四十年了,天下承平已久,最近的戰事還是四五年前的遼東之戰,而那場戰爭,也成就了幾位名將。
像薛禮,更是一戰成名。從一個半大不大的小將,順利成為受先帝、當今信任的大將,封妻廕子。富貴榮華享受不盡。
‘偶像’就在身邊,京中的小郎們親眼看著、親耳聽著,早就在心中暗下決定,倘或再有戰事,他們定要積極前往。
對於與這些小郎有著相同生活經歷的崔幼伯而言。很能理解他們的想法,所以,他沒有拒絕他們的請求。
另外,崔幼伯決定帶他們去,也是存有私心的。
一來是想培養親信——除了血緣,世上還有什麼關係比師生更親近、更牢靠?
當初開設學院的時候。崔幼伯就打著在學生中培養心腹的主意。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如今,他要赴外任了。身邊必須有幾個得用之人。
當然,家族也給他選了僚屬,但那些人在內心深處更偏重的是家族,而不是他崔幼伯。
而這些學生,雖也有家族的牽絆。但他們因為是幼子、庶子,對家族的歸屬感並沒有長子那麼強。
若是崔幼伯這個老師。能給比他們父親、兄弟更多的關愛和提攜,那麼這個學生將會成為他最親密、最得利的助手!
除此之外,崔幼伯帶學生們去西邊兒,也存著把這些孩子的家族綁上自家戰車的心思。
有了共同的利益,彼此才能結為同盟。
試想下,如果他在西邊有了什麼事兒,被人彈劾,或是被人誣陷什麼的,除了自家的親戚跳出來幫忙,還有學生們的家長、以及他們的姻親幫他崔幼伯說話。
到那時,即使他遠在千里之外,朝中也無人敢在朝堂上算計他。
蕭南聽了崔幼伯的分析,不得不說,他說的有道理,可、可她實在過不了心理那一關。
想了半天,她才又問:“你是說,只要學生的家長同意,寫了保證書,你就帶他們去?”
崔幼伯扯了扯嘴角,笑道:“也不是,我還需要篩選一二。”
似是為了安撫蕭南,他又補了一句,“比如年紀不能太小,騎射弓馬必須嫻熟……”至少保證,他們去了西北不能成為旁人的負擔,要有自保能力。
這個必須有!蕭南用力點頭,又加了個幾個ps:“還有,性格要豁達(萬一親歷了戰爭,孩子再有什麼ptsd呢?),身體必須強健(西北有高原,再有什麼高原反應就不好了),還有……”
絮絮叨叨的說了好幾項,若是嚴格按照蕭南的要求,估計沒幾個能達標。
崔幼伯卻沒有出言打斷,而是笑眯眯的聽著,一邊聽,還一邊用力點頭,表示自己很贊同。
最後,蕭南又提了要求:“郎君確定人選的時候,我也必須在場!”
崔幼伯挑了挑眉梢,迎上蕭南堅定的目光,最後只得點頭:“好!”
雖然崔幼伯答應了自己的要求,蕭南的心情仍不輕鬆,她心裡已經開始盤算,給崔幼伯多準備些東西了。
第一是武器,原本蕭南以為給崔幼伯配備了能幹的護衛,就不用另外給他準備武器了。但現在看來,崔幼伯不但自己去,還弄了些更需要保護的學生,那麼,蕭南的計劃就要做一下調整了。
唔,明天就去找蕭卉,讓她再‘淘換’幾支連珠銃,另外再配備些子彈。
蕭南默默記了下來,接著,第二個需要準備的是藥品。
西北荒涼,且多民族聚集,醫療條件差,一旦起了戰事,還有可能出現疫病。所以醫藥是必須的。
幸好,蕭南有慈安草堂。
這幾年,經過蕭南的努力經營,慈安草堂的規模越來越大,名氣也傳到了京畿周圍。
當初,蕭南用崔氏珍藏的醫藥典籍吸引京城的大夫去草堂免費坐診。
後來,草堂的規模擴大。免費坐診的大夫的流動性太大,不能支撐草堂的日常運營,所以,蕭南便高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