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部分(第2/4 頁)
”
再說了,李敬在魏王那兒也不是什麼重要人物,真得罪了某位權貴,魏王會親手把他推出來,好平息人家的怒氣。
劉晗才不信崔幼伯會這麼好心。他挑起右眉,猜度道:“你想讓他再尋個更牢靠的後臺?”
崔幼伯不置可否,只淡淡一笑,不作回答。
劉晗見了,心中吐槽:靠,這小子真的變壞了。竟玩起了‘捧殺’。
正所謂‘天欲其亡,必先令其狂’,李敬只搭上了魏王。就敢明著坑崔幼伯。如果讓他有了更強硬的靠山,他豈不是要鬧個天昏地暗?而只有李敬鬧了,崔幼伯才有機會出手。
三日後,韋季將案子的審理結果報給刑部,刑部複審後確定無誤。便準了韋季的判決:孫耿、孫靈皆絞刑,於今年秋決時執行。
但。刑部的公文剛剛下達,當夜孫耿便在大牢裡用竹筷刺穿喉嚨‘自殺’了。
接到訊息,柴玖娘嘆道:“李敬真狠!”
劉晗卻在心裡感慨,哪裡是李敬狠呀,真正狠的是崔幼伯。
“崔幼伯,崔肅純,你夠狠、夠毒!”
李敬聽到這個訊息,也愣住了,待他反應過來後,咬牙切齒的低聲咒罵道。
沒錯,李敬確實想讓孫耿死,他也做了準備,但還不等他的人動手,孫耿就先‘自殺’了。
到底是誰動的手?
李敬用腳趾頭想也知道,除了崔幼伯,再無他人。因為,孫耿一死,人們第一個懷疑的就是他李敬。
崔幼伯這一招‘移禍於人’,玩兒得真漂亮!
如今孫耿死了,再也無人指證李敬,可李敬卻又有了新的嫌疑——殺人滅口。
不過,孫耿之死,哦不,更確切的說是崔氏老夫人的醜聞,並沒有在京城引起太大的關注。
因為朝中群臣在關注袁刺史受賄案以及吏部瀆職案,而京中的女眷們則在八卦某位在京城消失許久的貴女。
“南平?她、她出來了?”
蕭南斜倚在榻上,聽到玉簪的回稟,猛地坐起來,直直的盯著她,再次確認道:“是南平郡主?崔嗣伯的前任娘子?”
她不是在感業寺‘為楊貴妃祈福’嗎,怎麼忽然被放了出來?皇后還賜了她一套宅院?
這、這到底是這麼回事?
玉簪跪坐在蕭南身邊,一邊給她輕輕揉著腿,一邊回道:“正是南平郡主,婢子聽說,半個月前是先楊貴妃六十六歲的生祭,南平郡主刺破手指用鮮血抄了九九八十一份孝經,請人送到宮裡燒給楊貴妃,皇后聽聞很是感動,直說南平郡主純孝,召她進宮參加先楊貴妃的生祭……”
當時,皇后見了南平也吃了一驚,不過幾年不見,南平就瘦成了一把骨頭,看到她如此可憐的樣子,皇后不禁心生憐憫,思及南平是楊貴妃唯一的後人,不忍繼續罰她,便許她回京,賜了一處宅院,讓她好好過日子。
“我當然會好好過日子,而且還會好好回敬某些人!”
出了皇城,站在朱雀大街上,南平消瘦的面龐上閃過一絲陰鷙……
PS:親們,中秋快樂,天天快樂哦!
☆、第196章 宿命(二)
“這件事,你做的很好!”
榮康堂榮康居的茶室裡,一老一小相對而坐,小的那個身側放著個紅泥小爐,小爐上放著個精巧的紫銅小壺,壺中盛著七八分滿的山泉水,此刻正咕嘟嘟冒著熱氣。
老相公斜倚在隱囊上,雙目微眯,似是呢喃,又似是夢語,輕輕的說道。
小的那個,也就是崔幼伯,正小心的欲拎起紫銅小壺,聽到這話,墊著棉布帕子的手頓了頓,隨即笑道:“阿翁沒有失望就好。”
說著,崔幼伯提起小壺,先給老相公的茶盞裡添了熱水。
譁~~
隨著清脆的水流聲,嫩綠的茶葉在翻滾的熱水中慢慢舒展開來,淡淡的茶香縈繞茶室。
彼時人們飲茶,多是喝茶湯,即把成塊的團茶掰開,用特製茶具碾碎,然後煎煮,煎煮的時候,會根據個人口味新增鹽、胡椒等不同的佐料。
這樣的茶湯,說是茶,其實更像是粥。
但也有些老牌子世家,喜歡喝清茶,也就是直接用沸水泡成片的茶葉。
尤其是崔家,在崔守貞的倡導下,崔守仁、崔守義兩兄弟以及崔澤等人也都極喜歡清淡的茶水。
比如現在,陽光明媚的午後,坐在寬敞幽靜的茶室裡,一張小几,兩幅茵席,祖孫兩個守著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