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部分(第1/4 頁)
蕭南抬眼見是自己乳母,笑了笑,道:“無事,奶孃不用擔心。”
蘇媽媽將溫熱的牛乳遞給蕭南,絮叨著:“怎麼能不擔心,你現在又不是一個人,偏外頭還這麼亂……”
正說著,崔幼伯急匆匆的走了進來,身上穿著官服,手裡還拎著馬鞭,神色也有些焦急。
蕭南見狀,心裡一驚,直起身子問道:“郎君,發生什麼事了?”
竟然上班時間翹班?臉色還這麼難看?
崔幼伯一屁股坐在蕭南身邊,將馬鞭丟到一旁,先沉聲屏退了蘇媽媽,見四下無人,才道:“娘子,外頭亂起來了,京兆的差役、金吾衛還有武侯,滿大街的亂竄。”
蕭南微驚,放下手裡的杯盞,問:“郎君可知為何而亂?”
崔幼伯放平身體,仰躺在榻上,道:“聽人說有好幾家勳貴、宗室命人去京兆報案,說有歹人直闖府邸,還截走了家中女眷,如今女眷下落不明,紛紛要求京兆火速緝兇。”
蕭南見崔幼伯趟得不舒服,扯過一個隱囊塞給他,接著問道:“歹人?什麼歹人能闖進貴人的府邸?別人家我不知道,就像咱們這樣的人家,門口都有十幾個小廝或者護衛,只要不是幾十成百的毛賊,根本就闖不進來。”
但如果真有這麼多人聚集鬧事,早就被坊內巡邏的武侯發現了,哪會任由他們作亂。
崔幼伯將隱囊枕在腦後,搖頭道:“具體的我也不知道。原本我在藏書閣校書,忽然有位同僚的小廝跑來報信,說是家中女眷遭劫,家裡已然亂作一團,請同僚回家處置。
其它的同僚聞言,擔心家裡出事·紛紛尋主事請了假。咱們家雖然有甲衛,可家裡皆是婦孺,我哪裡放心得下,也跟著請假回來。沿途便看到一隊隊奔來跑去的差事和衛軍。”
說到最後·崔幼伯嘆了一聲,“唉,看樣子,最快今晚,最遲三五天,京中必有一場大亂呀。”
蕭南聽了這話,已經有七八分把握·她組織了下措辭,輕笑道:“郎君有所不知,半個時辰前,已經有人來咱們家‘劫人,了。”
“什麼?!”崔幼伯騰地一聲坐起來,雙眼直勾勾的盯著蕭南,急切的問道:“怎麼回事?什麼人這麼大膽?娘子可有受傷?”
說著,崔幼伯仲手就要摸蕭南的胳膊,準備親自檢查。
蕭南推開崔幼伯的手·勾了勾唇角,將侯郡君以邀請為名,企圖強行押她去吳王府赴宴的事兒說了說。
不過·她並沒有突出自己如何解圍,而是將重點引向了吳王為何這般做。
“郎君,我總覺得吳王此舉,定有深意,絕不是隻為了劫幾個貴婦去家中‘做客,。”
蕭南又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遍,“原本我只是推測,但剛才聽了郎君的話,我覺得極有可能是吳王想把京城攪亂,然後趁亂出擊。”一舉幹掉太子,以及他的心腹們。
不過·謹慎起見,蕭南後面的那句話並沒有說出來。
提到了太子,蕭南又想起一事,“對了,郎君,這兩日可曾見過太子?”
崔幼伯聽了蕭南的話·先是一驚,接著是緊張、惱怒,然後是釋然,最後則是沉思。
悶頭想了好久,崔幼伯緩緩點頭:“嗯,娘子的猜測有理,表面上,聖人抱恙,太子侍疾,十二衛四府的將軍們也各司其職,京城和皇城都一片安寧。
但,聖人最倚重的左右衛、領軍衛,其主要兵衛並不在京城。而太子三衛中的親衛也不在東宮,具體部署在哪裡,估計只有極少數人知道。”
崔幼伯邊想邊說,“我想,吳王此舉,極有可能是想借京城之亂,探聽那幾衛的所在。這幾日,我並沒有見過太子,聽人說他在太極宮,但也有人私下議論,說太子在東宮。”
當然還有更不靠譜的小道訊息,說太子在城外,率領聖人的四支衛軍,準備隨時回京平亂。
這些,蕭南也想到,她點點頭,道:“估計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他們應該還有大動作。”
崔幼伯沒說話,只默默點了點頭,想了好一會兒,他才起身,“我去榮康居一趟。”
蕭南見崔幼伯神色有些焦躁,便柔聲勸道:“郎君,事情雖大,但與咱們並沒有直接關係,你也無需擔憂。”
崔幼伯站在門前,聽了這話,點了點頭,悶聲道:“我知道,娘子也多費心,看護好兩個孩子。我中午和晚上可能不回來了,娘子就不要等我了。”
蕭南:“好,郎君只管放心,家中瑣事我都會料理清楚,不會讓你分心,你